[发明专利]部首号码查字法及输入方案无效
申请号: | 94108165.6 | 申请日: | 199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50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培基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首 号码 查字法 输入 方案 | ||
部首号码查字法及输入方案是以部首为中心,以号码为手段,查字与计算机输入方法基本一致而通用的方案。
部首是汉字的纲领。几千几万的汉字,归纳起来,只有一、两百个部首。笔划是汉字的基础。所有的汉字都是一笔一划写成的。所谓号码,是从笔形取来的。设计者选定的笔形主要的只有9种,其中5种是基本笔划,对代号的规定符合笔划规则,取码次序按照笔顺。因此,本方案是符合汉字的结构规律和书写规律,而又简单易学。掌握了笔形代号,懂得字的部首和笔顺,就能查检和输入。
一、笔形代号
1、五种基本笔划:一、丨、丿、丶、乙,分别用1、3、5、7、9代表。(这种单笔用奇数代表,简单说就是‘单奇’)
2、四种主要复笔:
<1>有笔划穿过的横,用2代表;其中横竖相交的‘十’,代号就是2。
<2>竖起笔的冂、口,用4代表。
<3>撇捺相连的人、八、和撇折相连的、勹、,用6代表。
<4>点点和点折相连的、等,用8代表。
(以上复笔用偶数代表,简单说,就是“复偶”。又,1、2两条以单笔带复笔的规定,为的是符合笔划规则,使整个代码系统化)
3、几种次要复笔:
<1>横被两竖或三竖穿过的笔形,代号为32。如:共、革、带等。
<2>两竖穿过几个笔划的笔形,代号为33。如曹、曲等。
<3>三横被竖穿过,或穿过其中两横,代号为33。如;丰、耒、青、麦、表等。又,三横被撇穿过,代号为35。如:寿;被撇捺穿过,代号为36。如:奏、奉、泰等。
<4>四方框的上边有笔划穿过的笔形,代号为34。如:中、虫、由、申、史、电等。
<5>同字框的上边有笔划穿过的笔形,代号为35。如:巾、冉、央、内、肉等。
<6>‘亠’在用以查字时,作为部首的,代号为71;作为偏旁的,代号为7。用以输入时,代号一律为7。
(以上<1>-<5>是把一些笔划参杂交错的字整理,都归到3的号头之中,这样既可排列整齐,便于查检,而又很好地利用了空号,大减同码。)
4、有几种笔形的代号因位置不同而改变:
<1>横下的丿,在左边的,代号是5;在中间的,代号改为6。如:石、而、页等。
<2>撇折相连的代号是6,在其他笔划之下时,代号改为7。如:兀、万、歹、龙、见、舟、角、方、衣等。
<3>折的代号是9,其中竖提、斜钩、竖弯钩在其他笔划之下时,代号改为8。如:瓦、戈、马。
二、部首代码
查字法和输入方案的部首代码基本一致。
1、以起笔为部首的,和只有一个笔形的部首,以其笔形代号为代码。如:一部=1+部=2丨部=3 口部=4 人部=6
2、含两个以上笔形的部首,取其前两个笔形代号为代码。如:王部=12 木部=23 山部=39 日=41 白部=54 月部=62 门部=73 火部=86
3、作为查字法的,代码相同的部首,从第3或3、4两个笔形取附号,进行区别。如:气部=51 矢部=512 缶=5129 攵部=516 竹部=517(部首的代码包括其附号,只标示在每个部首的前面,同部首的字只标偏旁码,不标部首码。)
4、用作输入计算机的,为了利用空号,部分部首代码的第二位数作适当的改变:
<1>改为0的:页部=10 土部=20 艹部=30 足部=40 竹部=50 欠部=60 氵部=70 宀部=80 女部=90
<2>改取末笔的:老部=25 其部=36 禾部=56 角部=63
<3>增减1号的:疒部=74 ネ部、ネ部=84 阝<右>部=94
三、偏旁代码
1、作为查字法的,同部首的字,根据偏旁按笔顺取代码进行区别。先取第1笔形为偏旁代码。第1笔形相同的,除1字外,再从第2笔形加取1位数。前两个笔形都相同的,也除1字外,再从第3笔形加取1位数。在收字1万左右的字典、词典中,即是属字有2-300的大部首,取了3位数的代码,一般也都能区分清楚,还有同码的话,只是2-3字而已。收字在4-5万字的大型辞书中的大部首,偏旁码有4-5位数也就行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培基,未经陈培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81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性接触器
- 下一篇:中国养生茶的配方及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