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系统内部连接的扫描程序检验矩阵无效
申请号: | 94108179.6 | 申请日: | 1994-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21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31 |
发明(设计)人: | 乔恩·C·弗里曼;孔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力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敬国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系统 内部 连接 扫描 程序 检验 矩阵 | ||
本发明总的说来涉及差错检验系统,更确切地说,涉及数字通信系统中的程序检验多路控制和识别器的相交矩阵领域。
所有数字通信系统需要一套规则(称为规约)来控制系统的不同模块之间的通信。为了确保某一特定通信不会违反此规约,必须应用差错检验系统,这已为公众所熟知。
许多系统中的通信中包括一“握手”操作,来建立二模块之间的连接。在运行的各个阶段传送各数据域,从而使模块实现对通信信道的控制。相互区分和识别所要进行的运行的类型、以及在通信信道中传送数据。此规约对每一阶段指定可能会产生的数据域的值。
数字系统的一个优点是能够用加入(或删除)模块或功能的方法,重新配置硬件,能够改变规约,使不同阶段所使用的域值得到改变。然而,现有差错检验程序通常不能重新配置而限制了它们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实用性(utility)。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重新配置的差错检验系统。差错检验系统用一差错检验程序的值,来检验在某一特定通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域是否受一通信规约的允许或禁止。此系统可以用修改差错检验程序来重新配置。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向,差错检验信号可以用一通信操作中产生的域的特定组合以程序可控的方式来储存和选择。被选中的差错检验信号的值指示规约是否允许域的这种特定组合值。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此差错检验信号是由一硬线连接的矩阵译码器产生的。所产生的特定差错信号是由一通信运行期间产生的域的特定组合产生的。如果差错信号达到某一预定值,则规约就禁止域的这种特定组合。行屏蔽寄存器和列屏蔽寄存器将由包括在这种特定组合中的域选择的、或者具有屏蔽值、或者具有非屏蔽值的差错屏蔽/配置信号进行程序可控的储存。所选择的差错信号和差错屏蔽/配置信号被用到一逻辑电路,当被选差错信号值为预定值并且被选屏蔽/配置信号为屏蔽值时,就改变此被选误差信号的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信系统的每一模块中包括差错检验系统,从而提供用来检验具有差错的通信信道的容错。
其他特征和优点在阅读了下文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后将变得明显起来。
图1描述的是包括一CPU线路板的共用总线通信系统;
图2描述的是基本IBUS操作的仲裁阶段、命令阶段和数据阶段;
图3是本发明支持待检验的差错条件具有完全程序化的实施例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种较佳实施例方框图;
图5描述的是完全可编程序差错检验矩阵;
图6是一IBUS命令/长度应答差错检验矩阵;
图7描述的是一个命令/应答硬线连接差错检验矩阵。
本发明是一种差错检验系统,这种差错检验系统具有许多类型的数字通信系统的普遍的实用性。这种系统的许多特征可以从某一特定总线系统的描述内容中得以更好的理解。在下文的详细描述中,将参照Tandom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计算机中使用的总线子系统,描述这种差错检验系统。对总线子系统的描述仅详细到足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程度。
图1描述的是包括有一CPU线路板的共用总线通信系统,CPU线路板具有几个通过一共用总线(IBUS)12进行通信的模块。这些模块包括一处理机接口芯片(PIC)14、一维护诊断芯片(MDC)16、一存储器接口芯片(MIC)18以及二总线接口模块(IPB_X和IPB_Y)20和22。
IBUS12是同步并行数据通路,在这条通路上,独立模块可以在配置的环境中传送地址和数据信息。总线运行与基本系统时钟同步。IBUS上发生的所用事件与时钟脉冲的上升沿相关。在总线上定义了两种基本操作:仲裁和传送,每一种操作可以同时发生。
仲裁操作使一个模块成为IBUS的唯一的占有者。企图获得IBUS占有权的模块(请求模块)必须在试图传送信息之前作出仲裁并获得IBUS的占有权。
传送操作允许已经获得IBUS占有权的请求模块发送数据到一应答模块或从一响应模块接收数据,并且包括命令(Command)阶段和数据阶段。在命令阶段,请求模块在作出仲裁和获得IBUS的占有权以后,把被选模块的地址放置到地址/数据线上,把命令放到握手线上。在数据阶段,数据在请求模块和应答模块之间传送。传送的长度由命令阶段的请求模块确定,并可以是只有一个字节至许多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力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协力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81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