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扣无效
申请号: | 94108599.6 | 申请日: | 1994-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79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8 |
发明(设计)人: | 武田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田精机株式会社;大西商工株式会社有限会社托卡伊泰克前田物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4B1/12 | 分类号: | A44B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扣,其由纽扣主体与覆盖该纽扣主体的一部分的外部装饰用罩片构件构成。
如图10所示,这种包扣众所周知的结构是:用布等外部装饰用罩片构件(按照缝装纽扣的衣服,可把它选择成各种颜色覆盖金属制的盘状构件21的表面,在这一状态下,将金属制的板状构件22嵌入上述盘状构件21内,在该金属制板状构件22的背面装有向衣服上缝制安装用的环23,将罩片构件4的外周边缘弯卷,继而将盘状构件21的外周边缘铆向内侧(使其塑性变形),固定罩片构件4。另外,将板状部分与缝制安装用环以合成树脂整体成形也可能已为众所周知。
不管哪一种,其构造都是在纽扣主体之中,至少盘状构件21是金属制的,通过铆制其外周边缘来固定罩片构件4。
然而,对于上述以往的例来说,由于盘状构件21为金属制,通过洗涤等会使盘状构件21生锈,在表面的罩片构件4上浮现出锈迹而变得难看,严重时有时甚至污染衣服。
而且,在构造上是通过对金属制盘状构件21的外周边缘进行铆接,固定罩片构件4,因此,金属制盘状构件21的外周边缘的棱边有时会在罩片构件4上发生摩擦痕迹从而造成损伤。
本发明就是考虑上述各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观装饰良好的包扣,防止在罩片构件上发生摩擦痕迹及纽扣生锈,并且防止覆盖纽扣表面的罩片构件变形、鼓起与凹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对于此包扣采取下述技术手段。
就是说,第1发明的特征在于;本发明包扣由合成树脂制的阴构件、合成树脂制的阳构件以及覆盖上述阴构件表面侧的外部装饰用的罩片构件组成,所说明构件是在中央带有配合安装用的通孔的盘状部分的外周部连设环状垂下部分,所说阳构件是将防止退出地配合安装于上述通孔内的突起部与缝制安装用的环状部分连起来设置在配合安装于上述垂下部分内侧的板状部分的表里,并且,上述垂下部分与板状部分夹持固定上述罩片构件的外周边缘。
第2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包扣上,将上述突起部的相对通孔的配合端同盘状部分的表面配置成齐表面。
第3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包扣上,使上述突起部的相对通孔的配合端比盘状部分的表面还要受到抑制,在盘状部分的表面侧形成由突起部前端与通孔构成的凹部,将与上述盘状部分表面平滑连接的合成树脂制的栓构件防止退出地配合安装在此凹部内。
第4发明的特征在于,与第2发明相同,在盘状部分的表面侧形成凹部,另一方面,在罩片构件的与上述凹部对应的部位上作成通孔,而且,将与立体装饰品连起来设置的合成树脂制的栓构件插在此通孔上,并将此栓构件防止退出地配合安装在上述凹部的。
第5发明的特征在于,同样在盘状部分的表面侧作成凹部,另一方面,在罩片构件的与上述凹部对应的部位上作成通孔,并且,在与上述盘状部分一起夹持上述通孔周围的罩片构件的状态下,使与主体装饰品连起来设置的合成树脂制的栓构件防止退出地配合安装在上述凹部内。
采取上述第1发明的特征的结构时,特别是以外部装饰用罩片构件包覆的阴构件的盘状部分、环状垂下部分以及阳构件是以合成树脂制成,因此,不会因洗涤等而生锈,能长期间保持美丽的外观。另外,由于以合成树脂制的环状垂下部分与配合安装于其内侧的合成树脂制的板状部分夹持固定外部装饰用罩片构件的外周边缘,在固定外部装饰用罩片构件时,没有损伤它的危险。
采取第2、3发明的特征的结构时,由于将突起部的与通孔的配合端配置成同盘状部分的表面齐表面,或是将与盘状部分的表面平滑连接的栓构件防止退出地配合安装在盘状部分的表面侧上所形成的凹部内,可以防止包扣中央部的罩片构件鼓起或凹入,并且可以防止由此而引起的罩片构件发生摩擦痕迹,包扣的外观装饰改善。
采取第4发明的特征的结构时,由于将与立体装饰品连起来设置的栓构件防止退出地配合安装在盘状部分的表面侧上所形成的凹部内,不需要缝制安装的人工与工时,能使立体装饰品位于阴构件的中央部,包扣华丽而外观装饰良好。
采取第5发明的特征的结构时,不需要缝装的人工与工时,能使立体装饰品位于阴构件的中央部,并且,利用栓构件与盘状部分夹持此栓构件周围的罩片构件,能防止罩片构件由盘状部分表面浮起,因此,包扣的外观装饰更加良好。
附图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缝在衣服上的包扣的立体略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包扣的局部剖切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包扣的纵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田精机株式会社;大西商工株式会社有限会社托卡伊泰克前田物产株式会社,未经武田精机株式会社;大西商工株式会社有限会社托卡伊泰克前田物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85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要用于两板间隐蔽连接的双连接器
- 下一篇:小型电动机的电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