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阀控制装置和真空阀无效
申请号: | 94108850.2 | 申请日: | 1994-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74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发明(设计)人: | 山部泰男;大塚哲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K31/126 | 分类号: | F16K31/126;G05D9/04;E03F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力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真空阀的真空阀控制装置,该真空阀安装在真空式污水收集系统或真空式化学制品输送设备上,该阀体靠真空与空气之间的压差来工作。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开启和关闭阀体的真空的真空阀控制装置。
通常,从每个家庭中排出的污水通过自然流动流到污水处理厂。但在自然流动式污水收集系统中,由于地质和地面情况,铺设污水管道受到限制,并且排水管有被堵塞的可能。因此,最近已注意到真空式污水收集系统,在该系统中,每家排出的污水通过真空的作用被强制地送走。
这种真空或污水收集系统包括:一个真空阀装置,当污水靠自然流动的作用流动时,从每家排出的污水储存在该装置中;和一真空站,通过该真空站将污水从真空阀装置,经真空管收集起来。
例如美国专利US5,069,243公开了一种真空阀装置。它包括:一抽吸管,它的一端插在污水池的污水中;一真空阀,它的管形接头部分与抽吸管的另一端连接;和与接头部分连接的真空排出管,真空排出管经真空管与真空站中的真空泵连接。在该真空阀中,当设在管形接头部分中的阀体工作时,管形接头能被打开和关闭。通过真空泵经真空管使真空管总是处在真空状态。当污水池中污水达到预定量时,在真空管中的真空和空气之间的压差作用下,真空阀中的阀体被打开,致使管形接头被打开。因此,处于真空状态下的真空排出管与抽吸管连通,致使污水池中的污水在真空作用下被吸到真空排出管中,并经真空管送到真空站。
真空阀接头中的阀体通常将接头关闭。当将阀工作腔置于真空状态时,阀体被拉动,接头被打开。阀工作腔中的真空状态受真空阀控制装置控制。
所述真空阀控制装置与液面检测管连接,检测管下端插入污水池中的污水中。当污水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时,液面检测管中的压力也发生变化。这样,真空阀控制装置中的液检测隔膜产生弹性变形。由于液面检测隔膜的变形,使用于将真空引入真空阀控制装置的检测阀起动。因此,使真空作用在真空控制阀中的转换阀上。根据上述情况,转换阀能换向,致使真空排出管与真空阀的阀工作腔连接。因此,该阀工作腔处于真空状态。当阀工作腔处于真空状态时,拉动阀体,并将接头打开。
其结果是处于真空状态的真空排出管与吸管连接,从而使吸管内部也处于真空状态。因此,污水池中的污水迅速地吸到抽吸管和真空排出管中。之后将污水经真空管送入真空站中的污水收集池中。
当污水池中的污水抽吸一会时,真空阀控制装置的液面检测隔膜逐步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检测阀工作停止,真空阀控制装置内部与真空排出管之间的通道被切断。同时,空气进入真空阀控制装置。之后转换阀换向,致使空气进入到真空阀的工作腔中。
根据上述美国专利US5,069,243,设有一阻尼机构,通过该机构能防止液面检测隔膜在污水池中的污水由真空排出管排出的情况下发生弹性变形,并且液面检测隔膜的弹性变形能被消除。阻尼隔膜包括:一个设在液面检测管和液面检测隔膜之间的压力调节腔;和一个设在压力调节腔和液面检测隔膜之间的阻尼隔膜。
在阻尼隔膜上设有一微孔,这样在液面检测管中的压力逐渐升高时,阻尼隔膜不发生变形。因此,在污水储存在污水池中的情况下,随着液面检测管中的压力升高,阻尼隔膜不会发生弹性变形。另一方面,在污水池中的污水已被排出后液面检测隔膜产生弹性变形,且液面检测隔膜的弹性变形已被消除的情况下,阻尼隔膜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压力调节腔和液面检测隔膜之间的通道被切断。从而,能防止液面检测隔膜产生弹性变形。因此,不可能再次启动检测阀,并且真空阀不可能被打开。
在上述真空污水收集设备中,污水池中的污水吸出后马上排出。因此,污水池液面突然下降。从而,液面检测管中的液面也下降,导致其压力也突然下降。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在液面检测管和压力调节腔之间设有一阻尼隔膜,在液体检测管中的压力下降时,压力调节腔中的压力仅仅靠微孔来释放。而且,需花费时间去消除液面检测隔膜的弹性变形。因此,在污水池中的污水被排出时,吸入大量的空气,并且真空度降低。
另外,在真空阀控制装置中,进入压力调节腔的真空力通过针阀释放到空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8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三萜衍生物的中间体
- 下一篇:圆环装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