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级截留无重变通码无效
申请号: | 94109045.0 | 申请日: | 199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08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金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08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级 截留 变通 | ||
本发明属电脑汉字输入的形音码编码方法。
目前,在我国推广电脑应用的关键是中文信息处理,而中文信息处理的关键是汉字输入。现在,国内外各种汉字编码输入方案已逾六七百种之多。但拼音易学难快,形码快速难学,形音码易学快速。例如专利88101804普及型无重码汉字部首编码输入法,专利91106976.3汉字音形序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专利92101335.3汉字字母编码输入法都存在着一些共同问题:①拆字零散,少有规律,不易记忆;②对冷僻字和不发声部件无能为力或牵强附会等,很多编码方法很难与用户的汉字使用习惯一致。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汉字编码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在四码以内变通解决的途径,简单易学、准确、记忆量极少、输入效率高的汉字形音码。
本发明先把一个汉字拆成两至三个部件,依次取它们读音的声母,再加上整字声母作为区别代码。如“好”=女.子=NZ;这是二级简码;加全字声母,“好”的编码为NZH。
一、拆字原则——拆成二到三个部件,偏旁作为整体一般不拆,只有作为独体字时才拆分。
1、能二不一:即可拆为两部件,就不作为独体字,如本=木.一;凡=几.、;成=戊.。
2、能三不四:即多部件尽可能合为三至二部件,如蹑=足.耳.双;齄=鼻.木.旦;麟=鹿.米.。注:麟的第三部件本为,难认故取“牛”。
3、包孕还原:即包围结构字,先取包围部件,再取剩余部件,如:困=口.木;匋=勹.缶;衍=行.氵;成=戊.了;乘=禾.北;哀=衣.口。
4、截留字型:即将连体字截断成两至三部件,使它们保留可读字型。果=田.木;里=田.土;我=手.戈;重=千.里(或千.田.土);熏=千.黑;臧=.臣.戈;栽=土.木.戈……
5、能拆勿截:截字仅在可保留字型时使用,当截不出完整字型时,以拆部件优先。即把离散的分体字分开如:穴=宀.八;齿=止.人.凵;把相连者拆开:朱=丿.未;走=土.;亲=立.木;把相交者拆开;吏=一.史;=一.戈;来=一.米。
二、取码原则:当字被拆为二、三部件后,取各个部件声母为码,如有同码,加整字声母区别。如果超过三个部件,又无法合拼,就取第一、第二和最后部件的声母,有必要时加整字声母区别同码字。
1、易读取声,辅之以形。如:“疤病宾”的整字和它们各自的两个部件都是易读的常用字,病=疒.丙=BB(二级简码);加整字声母后,都是BBB无法区别,加首尾笔形代码即可区别开来。宾=BBB;疤=BBBQ;病=BB,或BBBW。辅之以形,就是为区别常用字而用的笔形代码。
2、无音取A,难认取数。没有读音的部件一律以A为代码;不认识的冷僻字取数字代码如:桊=.木。部件无读音,取“A”;整字太冷僻,不会读,取首尾笔形数码“O”。桊=AMO。
3、左右依次,上下取中。即左右结构的字依次取码,如“佽”,依次取人.欠;上下结构的多部件汉字,取中轴上的部件,舍弃两边的部件。如赢=亡.口.贝(舍去“月和凡”;率=玄.十(舍去);樊=××.大(舍去木.木)。
4、三件以上,首次尾声。多部件汉字又无法合为三个部件时,取首、次、尾三部件的声母,如“曩”=日.衣.口.口.取首次尾声得RYO(舍.口.)。
三、本发明的技术新方案
1、四处分流法。把国标6763个汉字分成了四种字:独体字,二部件字,多部件字和相同部件的字。独体字取其声母,后随笔形数字;二部件字取该两部件声母,加整字声母;多部件字取首次尾三个部件的声母,有同码时再加整字声母区别同码字;相同部件字,有几个相同部件,就取几个相同部件的声母。如众=3个人=3R;森=3个木=3M;鑫=3个金=3J。
3、三级截留法。第一级截留独体字,编码为“声.数”:巴=B2’B是“巴”的声母,“2”是首尾笔形数字代码,有人不喜欢用数字码,也可以把“巴”拆为已.丨=PIB。第二级截留二部件之冷僻字,编码为“声.声.数”:昶=永.日,整字不会读,怎么办,只取YR重码字就会太多,可再加一个笔形数码代替,即昶=YR7。第三级截留多部件之冷僻字,编码为“声.声.声.数”:药=艹.白.勺=CBI3,3是首尾笔形数字代码。
3、首尾笔形代码(含字母代码和数字代码)即把汉字几十种笔划归纳成横竖斜三种。“横”包括横、横钩、横折“乙”;“竖”包括竖、竖钩“”、竖折“ㄅ”、;“斜”包括撇、捺、点、横撇(如“反”的第一笔)、竖撇(如川“的第一笔)和撇折”亻“。将此三种首尾笔划组合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金,未经刘明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9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