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换能器无效
申请号: | 94109199.6 | 申请日: | 199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22C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18 |
发明(设计)人: | J·布卢恩;D·C·布尔加茨;D·卡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辉光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H02K4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长安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换能器 | ||
1.一种电磁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一个铁芯,所述铁芯具有第一极性的第一磁极和第二极性的第二磁极;
第二组件,所述第二组件设置成可相对于所述第一组件作相对运动,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一个电流导通线圈,所述线圈具有一个第一线圈部分和一个第二线圈部分,所述第一磁极是与所述第一线圈部分成面对关系,而所述第二磁极是与所述第二线圈部分成面对关系,安排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使得所述线圈中的电流在每个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产生交叉感应结果为叠加的磁通的电流,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具有一条磁通返回路径;
一个将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互连的第一挠曲片;
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一个磁通材料壳体,所述线圈放置成与所述壳体紧密接触,所述磁通返回路径是在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之间的所述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包括一个磁铁、一个第一极片和一个第二极片、所述磁铁具有所述第一极性的一个第一面和所述第二极性的一个第二面,所述第一极片放置在与所述第一面相邻,而所述第二极片放置在与所述第二面相邻,所述第一极是在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是在所述第二极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还包括一个第二挠曲片,所述第一挠曲片放置成贴近所述第一极片,而所述第二挠曲片放置成贴近所述第二极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适于固定安装,而所述第一组件适于连接在外部受驱动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适于固定安装,而所述第一组件限制在所述第二组件内。
6.一种电磁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包括:
一个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一个非磁性材料的铁芯托架和由所述托架支承的大致为园柱形的铁芯,所述铁芯具有一个第一铁芯端和一个第二铁芯端,在所述第一铁芯端上放置一个第一磁极性的第一磁极,在所述第二铁芯端上放置一个第二磁极性的第二磁极,相对于所述铁芯径向地放置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所述托架具有从所述第一铁芯向外轴向延伸的一个第一托架端部和从所述第二铁芯向外轴向延伸的一个第二托架端部;
一个第二组件,所述第二组件放置成可相对于所述第一组件作相对运动;所述第一组件同轴地放置在所述第二组件内,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一个大致为园柱形的磁通导通材料壳体和一个与所述壳体紧密接触的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一个电流导通线圈,所述线圈有一个第一线圈部分和一个第二线圈部分,所述第一极是和所述第一线圈部分面对着的关系,而所述第二极是和所述第一线圈部分面对着的关系,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之间形成一磁通返回路径,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设置成使得在所述线圈中的电流在所述第一线圈部分和所述第二线圈部分的每一部分产生交叉感应结果为叠加的磁通电流,所述壳体与所述铁芯托架轴向上同样大小;和
一个第一挠曲片及一个第二挠曲片,所述第一挠曲片固定在所述第一托架并由所述壳体支承,而所述第二挠曲片固定在所述第二托架端并由所述壳体支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有一个第一环形肋条和一个第二环形肋条,所述第一挠曲片由所述第一环形肋条支承,而所述第二挠曲片由所述第二环形肋条支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挠曲片和所述第二挠曲片各具有至少一个螺旋切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包括:一个具有一个贯通的轴向开口的轴向极化磁铁;一个具有一个贯通的轴向开口的大致为园盘形的第一极片和一个具有一个贯通的轴向开口的一个轴向极片的大致为园盘形的第二极片,所述托架放置成通过每个所述磁铁、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的所述轴向开口,所述磁铁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极片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而所述第二极片放置在所述第二面上,所述第一极还具有从所述磁铁向外径延伸的一个边缘部分,所述第二极还具有从所述磁铁向外径向延伸的一个边缘部分,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的相应的所述边缘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辉光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辉光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91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