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林蛙速冻取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9235.6 | 申请日: | 199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20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清智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4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冻 取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蛙油取制方法,特别是,将活林蛙经水烫,速冻、剥离、漂洗、干燥等工艺方法处理,能保证林蛙油品质,相对提高出油率,提高蛙体食用价值的加工技术。
林蛙(俗名哈什蚂、田鸡)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两栖类动物。林蛙,肉质细嫩、洁白,味道鲜美。特别是林蛙油,即雌蛙的输卵管,俗称“蛤蟆油”是传统的高级补品和名贵药材。
由于林蛙输卵管呈胶体状态,不经技术处理,不宜直接取制。现行的取制方法是传统的风干取油法。即将林蛙穿串,挂在通风干燥处,约十至二十天左右使其风干。取油时将其风干的林蛙用热水浸泡1—2分钟,捞出闷润一定时间,使其表皮软化,再剖开腹部,剥离出干调成块状的林蛙油(输卵管),去掉粘结上面的内脏和卵粒,然后晾干。
用此种方法取油的弊端:一是,林蛙在风干期间不可避免地造成内脏腐败,因而污染输卵管及蛙体,使林蛙油变色,产生异味,甚至变质;二是,由于风干和污染,使蛙肉不仅失去细嫩、洁白鲜美的特点,而且几乎丧失了食用价值;三是,传统的风干法取油,在穿成串晾晒初期林蛙尚存活一定时间,要消耗一定的蛙油,另外于涸的输卵管体积小,夹杂在脏器中不易剥净,使之降低和减少了出油率;四是,风干法取油从晾晒到取油工期长,而且受环境影响,不适宜工业化批量生产。
采用速冻法取油,可避免风干法取油带来的弊端,保证林蛙油品质和蛙体的食用价值,提高出油率,适宜工业化流水加工作业。其加工方法和步骤如图所示。
活蛙速冻法取油流程图
具体工艺技术是:
1、水烫。将活雌蛙用净水清洗后,投入70—85℃热水中烫1—2分钟,在水烫中要扰动蛙体,使其躯体呈僵直状态。
2、速冻。将躯体僵直的林蛙摆放在速冻装置的冻盘上,置于温度-18℃以下的装置中进行速冻,至蛙体腹腔内脏器冰点状态温度为-1~-5℃时取出。
3、剥离。在内脏结晶状态时,(1)用切割刀(如图1所示)割开腹腔,切割深度3—7mm。(2)用摘取剪刀(如图2所示)将蛙体脏器全部取出。(3)用剥离镊子(如图3所示)将输卵管从脏器中分离出来。
4、漂洗。在清水中加入醋酸等溶液将摘取的林蛙输卵管放入溶液浸泡,温度低于25℃,时间少于8分钟,以清洗腥气味。
5、干燥。将林蛙油摆放在透气性良好的筛帘里,置于温度60—50度的、干燥箱内,进行人工干燥,至湿存水全部逸出。也可置于通风干燥处自然干燥,至风干状态。
6、保藏。将林蛙油装入密闭的容器或塑封袋中。需要长期保藏的蛙油,保藏温度在3℃以下为宜。
速冻法取油主要优点在于:1、速冻法取油,由于蛙体没有腐败的条件,因此可避免风干法取油内脏腐败给蛙油及蛙体带来的污染,而且能够在干燥前进行漂洗去腥,还可在干燥前整形。因此,速冻法取油可以保证林蛙油品质和外观质量。
2、速冻法取油蛙体没有自身消耗,输卵管与脏器色泽鲜明、体积大容易取净。因此与风干法取油对比,可相对提高出油率5—8%。
3、速冻法取油可以保持取油后蛙体的食用价值,保持蛙肉洁白、细嫩、口味鲜美的特点。风干蛙体称蛤蟆皮,每公斤80—120只,售价3—4元,平均每只约3分钱。速冻的蛙体与雄蛙质量相同,(且去除内脏)在市场上每公斤30—50只,售价可达10—15元,平均每个约3角钱,价值提高近10倍。
4、速冻法取油为林蛙工业化批量加工提供了技术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清智,未经李清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9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体复合绝热材料的生产方法和施工方法
- 下一篇:刺梨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