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力驱动装置与动能回收利用技术无效
申请号: | 94109269.0 | 申请日: | 199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19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03 |
发明(设计)人: | 熊仲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仲炎 |
主分类号: | F03G5/08 | 分类号: | F03G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力 驱动 装置 动能 回收 利用 技术 | ||
1、一种人力驱动装置与动能回收利用技术,其特征是不仅利用脚踏的蹬力,而且利用蹬腿时在人体背部产生的反作用力及人体重力,手的扳力。可以同时利用这些力,也可以利用其中一种或者几种力进行驱动。同时采用发电机、蓄电池和/或油泵(或气泵)回收这些力产生的机械能或由这些力或其他能量驱动的设备产生的动能和制动能,并加以利用。
2、按照第1项要求的装置,其特征是靠背101(图1)向后靠时通过撑杆102使杠杆103向后摆动,连接于杠杆103下端的连杆104向前推动,后者的直线运动可通过曲轴或如图2所示的驱动臂变成驱动轴的回转运动。
3、按照第1和2项要求的装置,其特征是当人体上身前倾时,座扳109前梁下压连杆110,当手扳动手柄105时,手柄105的下端推动连杆107,都可以按照第2项要求的方法变成轴的驱动力。
4、按照第1~3项要求的装置,其特征是撑杆102的前端可卡在101上的不同位置以调整后靠力,也可向后翻而停止后靠动作。
5、按照第1~4项要求的装置,驱动臂(例如2和108)都内装仅当正转时才起驱动作用的棘轮,且驱动臂可安装在脚踏驱动轴上,也可安装在另一根中间驱动轴上。
6、按照第1、2、3和5项要求的装置和技术,其特征是根据驱动人数的多少,驱动轴可采用链轮变速机构带动从动轴(例如车轴),也可以通过带电机的变速箱驱动从动轴。此变速箱的输出轴还可连接一个带高增速比的变速机构以驱动发电机和/或油泵(或气泵)而回收动能。
7、按照第1和6项要求的装置和技术,其特征是用油泵(或气泵)回收的动能可用于制动闸,重物提升,特别是利用可撑向地面的活塞撑力缸帮助汽车或列车起动和爬坡,也可用于强制停车,或在汽车轮胎下陷或更换轮胎时将汽车抬起。
8、按照第1和6项要求的装置和技术,其特征是电动机和发电机可用电动机发电机两用电机或油泵(气泵)和油马达(气动马达)两用机代替。
9、按照第1项要求的装置和技术,其特征是靠背上可安装带弹簧的磁力器件在后靠时对背部腰部进行按摩。
10、按照第7项要求的技术,其特征是有一个由油压或气动缸的活塞推动且位于撑力缸底部吊挂轴上方的伸臂,可以使撑力缸转动,从而在撑向地面时有一个与行进方向配合的对地倾角。
11、按照第6项要求的装置,其特征是用于两轮自行车时,后座乘客可利用与前座驱动杠杆103(图1)活转连接的U形杆或皮带进行驱动,或者也可在后轮支架两侧各安装一个脚踏和背靠驱动机构。
12、按照第1~6项要求的装置和技术、其特征是也可以将无刷电机直接安装在车轮轮毂上,而人力驱动装置通过变速系统驱动一台专用发电机。
13、按照第1~6项要求的装置和技术、其特征是最好将前后轮都装上无刷电机,每个电机要都可独立控制停车和制动;前轮和后轮可同时驱动或者只有前轮或后轮驱动,前后轮电机都可变成发电机,或者只有后轮电机或前轮电机变成发电机。
14、按照第1~6项和12~13项要求的装置和技术,其特征是电机或发电机发电时产生的电力通过带有一系列电容的电子稳压电路向蓄电池充电,而驱动电机时,也是通过开关电路由同一稳压电路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供电。
15、按照第1~6和12~14项要求的技术,其特征是电容器最好分成几组,每组由额定电压不同的电压开关自动控制充电或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仲炎,未经熊仲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92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治疗鸡新城疫、法式囊病口服液及制法
- 下一篇:多味山楂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