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型钢绕带式压力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和绕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09273.9 | 申请日: | 1994-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60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平 |
主分类号: | B21C47/02 | 分类号: | B21C47/02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勇才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绕带式 压力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型钢绕带式压力容器,是由内筒[3]、底封头[5]、绕带法兰[2]、顶盖[1]、型槽钢带螺旋形绕带层[4]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型槽钢带的截面呈“山”型,一对或一对以上的“山”型钢带的凸缘与凹槽彼此相对扣合,在内筒[3]的表面缠绕成两面都平整的绕带层[4],相邻绕带层[4]间缠绕的螺旋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绕带式压力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山”型钢带的凸缘与凹槽相对扣合时彼此啮合。
3、一种专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绕带式压力容器的方法,包括卷焊内筒、焊接底封头、螺旋式缠绕绕带层、缠绕绕带式端部法兰、绕带层端部的焊接和机加工处理、固接顶盖,其特征是所述螺旋式缠绕绕带层是:在内筒外表面每层只缠绕一对“山”型钢带时,是将其中的一条背靠内筒螺旋式缠绕一圈后,再把配对的另一条面对内筒,其中间凸峰经扣合压紧辊压在第一条“山”型钢带相邻的螺距间,配对的“山”型钢带经辊轮组机构拉紧后彼此紧密扣合,从内筒的一端缠绕到内筒的另一端,构成一层两面都平整的绕带层;在内筒外表面每层缠绕一对以上“山”型钢带时,是先将其中的一条背靠内筒按计算好的螺距,经辊轮组机构拉紧,从内筒的一端缠绕到内筒的另一端后,再把一对配对的经辊轮机构拉紧,彼此紧密扣合,并与第一条并排,而当中一条面对内筒的“山”型钢带的中间凸峰经扣合压紧辊正好压在两条背靠内筒的“山”型钢带构成的螺距间,从内筒的一端缠绕到内筒的另一端,直到螺距间背靠内筒缠绕的“山”型钢带达预计数后,再把最后一条面对内筒的“山”型钢带经辊轮组机构拉紧,由扣合压紧辊将其中间凸峰压在第一条与最后一条背靠内筒的“山”型钢带的螺距间,从内筒的一端缠绕到另一端,构成一层两面都平整的绕带层;依此类推,在其外层再以相反的螺旋方向缠绕绕带层,直到设计所要求的绕带层厚度。
4、一种为实施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钢绕带压力容器的方法而专门设计的绕带装置,包括送带移动车[13]、扣合压紧辊[8]、带刹车的减速连动机构[9、11]、电磁齿轮离合器[10]、链条链轮传动机构[12],其特征是在钢轨上设置绕带容器的可调支承托轮机构[7]、重型液压平板托车[15]、限位挡轮机构[6],在送带移动车[13]上分别设置能支承两个鼓轮卷盘的,并使两条“山”型钢带左右偏离到其凸缘与凹槽可相对扣合位置的支承架[16],使鼓轮卷盘送出的“山”型钢带扣合压紧缠绕拉紧的辊轮组机构[17],控制“山”型钢带扣合力与拉紧力的测力机构[21],控制送带间距自动调节导向机构[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专门设计的绕带装置,其特征是在送带间距自动调节导向机构[19]和辊轮组机构[17]之间设置一个型槽钢带的加热机构[18],同时在绕带容器后面设置一个与加热机构[18]对应的冷却机构[20],它们均固定在送带移动车[1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平,未经陈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927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