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肝口服液的制作方法及其产品无效
申请号: | 94109284.4 | 申请日: | 199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34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06 |
发明(设计)人: | 郭约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约翰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J3/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向红 |
地址: | 3328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肝 口服液 制作方法 及其 产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乙肝药的制作方法及其产品。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治乙肝药出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均无远期疗效,不能根治乙肝,以致乙肝病仍是猖獗漫延无法控制,许多乙肝病人因久治不愈而丧失正常的生活能力,甚至发展至“硬化”“癌变”的严重恶果。有的乙肝病人虽可获得“假愈”,终究难逃复发、恶变的厄运,这就给人类的肉体和精神上带来极大的损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从根本上治愈乙肝,治疗周期短,见效快,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的乙肝之宝口服液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即该乙肝之宝口服液的制作方法如下:
a、将2~4%才胡、3~5%玉金、4~6%当归、4~6%白芍、4~6%白术、4~6%云芩、4~6%全楼、4~6%薤白、5~7%杞子、3~5%甘草、1~3%薄荷、4~7%山栀、4~6%茵陈、4~6%板兰根、4~6%黄芩、5~7%苦参、5~7%生地、2~4%枳壳、4~6%山楂、2~4%莱菔子(上述均为重量单位)混合均匀,按常规方法制得主体煎煮汁;
b、将破碎后的五味子丁按常规方法浸在浓度为95%的乙醇中,得到饱和的破味丁液;
c、将50~60%的参三七、25~35%的丹乡、1~3%的上梅汔、0.5~1.5%薄荷油、8~12%的石菖蒲(上述成分均为重量单位)混合均匀浸在浓度为95%的酒精中,得到浓度为45~55%(重量/体积)的加强散溶液;
d、将藿香按常规方法煎煮得到藿香煎煮汁;
e、将92~95%(体积)的主体煎煮汁、1~2%(体积)的破味丁液、2~4%(体积)的加强散溶液和2~4%(体积)的藿香煎煮汁混合均匀,经过滤、灭菌、包装、检验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乙肝之宝口服液可根据需要制成浓缩口服液,或用蒸馏水配制成稀释口服液,500毫升未经稀释的口服液,可分3~7天服用。病人可根据病情的轻重,连续服用30~90天;一般病人一个疗程即可治愈,较严重的需治疗2~3个疗程,3个月为一疗程。
本发明的乙肝之宝口服液可从根本上治愈乙肝,临床有效率为100%,治愈率和病情阴转率均为90%以上,愈后不再复发,终身免疫及交叉免疫。该口服液的治疗周期短,见效快,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临床例对本发明作更为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乙肝之宝口服液由以下方法制得:
a、将3%才胡、4.5%香附、3.8%玉金、5.2%当归、5%白芍、4%白术、6%云芩、4.5%全楼、5.4%薤白、6%杞子、4%甘草、3%薄荷、5%山栀、5.5%茵陈、5.5%根兰根、4%黄芩、7%苦参、5%生地、3%枳壳、6%山楂、4%莱菔子(上述均为重量单位)混合均匀,用常规方法制得主体煎煮汁;
b、将破碎后的五味子丁按常规方法浸在浓度为95%的乙醇中,得到饱和的破味丁液;
c、将55%的参三七、2%的丹乡、2%的上梅汔、0.8%的薄荷油、10.2%的石菖蒲(上述成分均为重量单位)混合均匀,浸在浓度为95%的酒精中,得到浓度为50%(重量/体积)的加强溶液;
d、将藿香按常规方法煎煮得到藿香煎煮汁;
e、将95%(体积)的主体煎煮汁、1%(体积)的破味丁液、2%(体积)的加强散溶液和2%(体积)的藿香煎煮汁混合均匀,经过滤、灭菌、包装、检验得到成品。
实施例2:
该乙肝之宝口服液由以下方法制得:
a、将20克才胡、25克香附、23克玉金、22克当归、20克白芍、30克白术、25克云芩、25克金楼、22.5克薤白、32.5%杞子、25克甘草、10克薄荷、30克山栀、22.5克茵陈、22.5克板兰根、30克黄芩、25克苦参、30克生地、20克枳壳、25克山楂、15克莱菔子混合均匀,用常规方法煎煮得到主体煎煮汁;
b、将破碎后的五味子丁按常规方法浸在浓度为95%的乙醇中,得到饱和的破味丁液;
c、将58克参三七、28克丹乡、3克上梅汔、1克薄荷油、10克石菖蒲混合均匀,浸在浓度为95%的酒精中,得到200毫升的加强散溶液;
d、将100克藿香按常规方法煎煮得到藿香煎煮汁;
e、将92毫升主体煎煮汁,2毫升破味丁液、4毫升加强散溶液和4毫升藿香煎煮汁混合均匀,经过滤、灭菌、包装、检验得到100毫升乙肝之宝口服液。
临床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约翰,未经郭约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92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路供电系统
- 下一篇:内螺纹管旋压盘拉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