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物质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0213.0 | 申请日: | 199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64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波 |
主分类号: | A61L9/01 | 分类号: | A61L9/01 |
代理公司: | 东北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绍卿 |
地址: | 110006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物质 除臭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保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天然物质制成的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舒适、幽雅,保健的追求已经提到普通城市平民百姓的生活中。为解决臭气污染环境人们已想了不少办法。如:有感觉除臭法,用一种芳香味来掩盖臭味,多为化学制成品,国内外市场上销售的卫生香宝、卫生香片及喷雾液之类的商品,实际上这种方法并没有把臭味消除,结果还增加了一种异味。化学除臭法,一般采用洗涤方式,用碱性物质混合一些表面活性剂去冲洗厕所及动物排泄物,中和其中散发出臭味的酸性物质,达到暂时除臭的效果,但对空气中的臭味不能除去。生物除臭法,利用微生物杀死或抑制某些细菌的分解或滋生来达到除臭的目的。但能除臭的微生物菌种有限,而且居室内也不宜有微生物菌种生存。物理除臭法,利用某些具有离子交换性能和吸附性的物质来吸附臭味。传统的物质为活性炭,但这些物质的吸附性很有限,且成本高,使用寿命短。
通过国际联机检索,国内还没有与本发明功能相同、物质组成相同或相近的产品,在国外,检索到日本专利JP 63161967除臭剂组成物。但这些专利在组成物的配方上均含有化学合成物或利用了低吸附性的活性炭做为吸附剂。其中的化学合成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分解或挥发会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或多或少有一些危害,活性炭的吸附能量有限,成本高,使用寿命短。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纯天然物质制成的,制造工艺简单的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除臭剂含有矿石粉,其特征是由精矿石粉和野草粉组成。精矿石粉由海泡石、膨润土、白云石、方解石、石英、伊利石、滑石、蒙脱石、丝光沸石组成,野草粉由杜衡根,茅香茎叶、迷迭香茎叶和籽、车香茎叶和花薰草根和叶、排草香根组成。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精矿石粉各组成分别按重量百分比计为,10-40%、10-40%、8-12%、3-8%、5-10%、8-11%、7-13%、9-11%、10-40%。野草粉各组成份是按相同重量比构成,精矿石粉和野草粉按体积比0.6~0.9∶0.4~0.1。
用天然物质制成的除臭剂制备方法是:先称取100目以上的海泡石、膨润土、白云石、方解石、石英、伊利石、滑石、蒙脱石、丝光沸石按重量比10-40%∶10-40%∶8-12%∶3-8%∶5-10%∶8-11%∶7-13%∶9-11%∶10-40%,在常温下搅拌30分钟混匀,再加入有脱氨作用的5-35g催化酶NAO氧化还原酶混匀静止24小时,再加入野草粉末按体积比0.6-0.9∶0.4-0.1混合搅拌30分钟均匀即成。而野草粉末的制备是:将杜衡根、茅香茎叶、迷迭香茎叶和籽,车香茎叶和花、薰草根和叶、排草香根洗净晒干,然后在105℃温度下再烘干2小时,各组成份按相同重量比投料经研磨过200目筛即可。将上述制成的防臭剂装入袋中即可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防臭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不含任何化学合成物,对使用者身体健康不构成任何威胁和危害。
2、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不要求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设备投入,易于工业实施。
3、吸附容量大,使用寿命长。除臭效果显著。实践证明:将本发明配组的除臭剂挂在家庭2.5M2×3M厕所内,能在2-6小时内消除臭味,并能保持除臭效果4-6个月。用2.51烧瓶做气体强化除臭效果试验,能在24小时内将气体中氨的浓度从100μg降低到8-16μg,在48小时内降低到2-4μg以下。
因此,本发明的提供的防臭剂可广泛应用在家庭、办公室的厕所、宠物起居室、动物养殖室内除臭。
以下提出本发明的防臭剂制备方法实施例。
实施例1:
称取100目以上的海泡石20g、膨润土20g、白云石9g、方解石4g、石英6g、伊利石8g、滑石8g、蒙脱石10g,4°A-9°A丝光沸石20g,在常温下搅拌30分钟混匀,再加入5g催化酶NAO混匀静置24小时,然后加入20g野草粉,此是按体积比0.6∶0.4组成。搅拌30分钟混匀,用纱布袋按100-120g装好扎住口即可应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波,未经刘洪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02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型高频平行带状线电缆
- 下一篇:笔顺组合式汉字编码法及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