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加热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94110277.7 | 申请日: | 1994-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34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含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含钟 |
主分类号: | F24H1/12 | 分类号: | F24H1/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光 |
地址: | 110168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换热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加热换热器。
现有技术中,电热体换热器,一般是对容器内的介质直接加热,介质的通道一般是直线式的,而且这种结构仅能实现一次加热,热效率低,加热到特定温度后,放掉介质,则需重新加热,不能连续输出热介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效率较高、可对介质进行二次循环加热并可连续输出热介质的电加热换热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电加热换热器,包括有电加热体(7)、容器内壁(4)、内壁底端盖(8)、内壁上端盖(9)、容器外壁(5)、外壁上端盖(10)、介质输入管(3)和介质输出管(1),其特征在于介质输出管(1)外套有内套管(2),二者装入电加热体(7)的中间孔中,介质输入管(3)设于容器内壁(4)内并沿容器内壁(4)呈螺旋状排列。
同现有的电热体换热器相比,本发明的介质输入管由于呈螺旋状排列,所以介质在流经管道时加热得更充分,又由于介质输出管外套有内套管,而二者又装入电加热体的中间孔中,所以在介质输出前又得到了第二次加热,加热体所释放的热量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这样热效率大为提高了,此外本发明还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的特点,容积只有0.45升,这样在较小的容积下达到了较高的热效率转换,进一步使本发明可连续地输出热介质,并可广泛用于小流量连续供应热介质的场合。
在介质是水的情况下,水经过1000W的换热器,每分钟水流量与进、出口水管温差的关系如下:
水流量/分钟 进/出口水管温差℃
1升/分钟 17
1.5升/分钟 15
2升/分钟 13
2.5升/分钟 10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沿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如图1、2和3,电加热换热器包括有电加热体7、容器内壁4、内壁底端盖8、内壁上端盖9、容器外壁5、外壁上端盖10、介质输入管3和介质输出管1,介质输出管1外套有内套管2,二者装入电加热体7的中间孔中,介质输入管3设于容器内壁4内并沿容器内壁4呈螺旋状排列,容器内壁4与加热体7之间充填有石英粉6。
使用时,先通水,使换热器充满水后,再接通电源,3分钟即可出热水,通电后,电加热体外沿的热量传递给螺旋状介质输入管的同时其中间孔散发的热量传递给了介质输出管,对其内介质进行了第二次加热,将热量更充分地利用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含钟,未经刘含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0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五燃液燃烧设备
- 下一篇:湿式聚氨基甲酸酯/榔皮纤维人造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