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热压成型手套的生产工艺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4110317.X | 申请日: | 199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82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13 |
发明(设计)人: | 于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宽海 |
主分类号: | B29D31/00 | 分类号: | B29D31/00;//B29L2200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史学松 |
地址: | 1161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热压 成型 手套 生产工艺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一种新型手套的制造方法,即热熔纺丝布的热压成型生产技术。
目前,传统的劳动保护手套有皮手套、半革半帆布手套和线手套,通常皮手套和半革半布手套的生产方法是经过不同材料的剪裁后,用机器缝制而成,它们的制造过程麻烦,效率低,因而成本较高。线手套则是用棉线经针织而成。在使用中,皮或半皮手套虽然结实,但手感发硬,不轻便灵活;而线手套虽然质地柔软,但很不结实、耐用。人们在制造、建筑、维修、果树、林场、矿山等行业都需要大量耐用、轻便、灵活、便宜的劳保手套。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结实耐磨的合纤生产的热熔纺丝布,经连续热压成型生产劳保手套,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生产物美价廉具有很好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产品。
连续生产热压成型手套的工艺过程包括:架布、分条、半热熔、成型、冷却、切割、热粘接,从而得到手套成品。
制造热压成型手套的原料是采用热塑性的涤纶或丙纶等合成纤维,将纤维在一定温度与轧辊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熔融粘合交错排列成宽一米左右的热轧纺丝布,这种纺丝布具有撕破力强、在高温下可变形熔融粘合的特点。
将得到的纺丝布用轴卷成卷,放在布架上,通过接布箱使前后布卷连接,再经切刀,使纺丝布分成条,以免热压时打折,互相影响。
半热熔是指将纺丝布用红外线在布的上下两边同时加热,通过温控仪把温度严格控制在接近布的熔点(玻璃化温度),使纺丝布在半熔融状态下,且保持有一定的抗张力,便于使纺丝布平整地进入下一道工序。
成型机是一对内通冷却水表面刻有凹凸形状的园辊,两个对压的园辊,其中一个表面刻有很多交错排列的凸形(手套侧面的一半),另一个园辊表面则刻有相对应的凹形,当半熔融的纺丝布经过凸凹辊的挤压,则成为手套侧面的一半。通过传送带进行冷却后,送入切割处。
切割处是由一个平台和与平台平行的带有许多小针的运动带(小针朝向平台面)和一个快速往复运动的切刀组成。当挤压出来的手套纺丝布经过平台时,上面带有小针的运动带刺入手套的一面,推动它向前运动,并可增大纺丝布与切刀的摩擦力,以使切刀快速、整齐地把手套的一半侧面从纺丝布上切割下来,进入最后一道工序热粘接。
热粘接是用手套模压机来完成的。手套模压机是一个凹形平台模,把切割下来的那一半手套先放在凹形模里,然后将一个内含加热丝与手相似的模型压入凹形模中,再把手套的另一半扣到第一半的上面,最后将一个带加热丝的手模形器伸到手套的五个手指之间,通过加热使凹形的上下两片手套对扣热熔连接起来,冷却后即成为一只完整的手套。
连续热压成型手套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质地轻柔、结实耐用、价格便宜、可形成大规模连续生产等优点。
实施例
以热塑性的涤纶纤维为原料,在高温与轧辊作用下,热压成纤维交错排列的纺丝布,卷在轴上,放在布架,通过接布箱使前后纺丝布连接,经快刀切成数条,通过用温控仪控制红外线在布的上下两边加热,使纺丝布在半熔融状态下进入成型机,由内通冷却水的一对表面刻有凹凸形状的园辊挤压,得到手套的一半侧面,经带有低温冷气的传送带冷却定形,输送到切割平台,由运动带上小针的带动,通过切刀快速地切割,把切下来手套的一半侧面放入模压机的凹形模里,然后放一个内含加热丝与手相似的模型,再放手套的另一半侧面与第一个对扣,最后把一个带加热丝的手模型伸到手套的五个手指之间,加热使对扣手套的连接部分热熔粘接在一起,冷却后,就得到一只完整的涤纶手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宽海,未经于宽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03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滴定混合仪
- 下一篇:低腐蚀性可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