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记忆效应的铁锰硅合金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0395.1 | 申请日: | 1994-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69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1 |
发明(设计)人: | 戎利建;李依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记忆 效应 铁锰硅 合金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记忆合金,特别提供了具有较大记忆效应的Fe-Mn-Si合金的制造方法。
Fe-Mn-Si记忆合金具有成本低、机加工性能好的特点,有望作为传统的NiTi、Cu基记忆合金的替代材料,在实际工程中取得应用。为使Fe-Mn-Si合金室温变形时具有良好的记忆效应,最佳的成分范围为:30~32%Mn,~6%Si。和NiTi、Cu基记忆合金相比,Fe-Mn-Si多晶记忆效应比较小,并且通常具有很小或不具有完全的记忆效应。固溶处理的Fe-Mn-Si多晶合金恢复应变一般小于2%。为提高其记忆效应通常采用训练的方法:低温预变形+600~800℃退火,该过程需重复10次以上,采用这种方法,可使Fe-Mn-Si合金恢复应变接近3%,但由于该工艺比较复杂,在实际应用中不易推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e-Mn-Fe合金的制造方法,其具有更大的记忆效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记忆效应的Fe-Mn-Si合金的制造方法,采用合金的成份范围重量百分比在:30~32%Mn,5.6~6.0%Si,余量为Fe,其特征在于通常的固溶处理后,还需进行下述处理:
--将Fe-Mn-Si合金加热至400~800℃,保温5~20分钟;
--给以2~6%的预变形;
--将合金快速冷至室温。
通过上述工艺,合金室温形变后恢复应变及完全可逆的记忆应变可得到明显的提高。上述成分范围内的Fe-Mn-Si合金,动态再结晶开始温度在680~740℃,该温度区间是合金进行高温预变形最佳温度。本发明所提供的合金在使用时,加热恢复形变温度在350~600℃之间。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实施例
①Fe-31.0%Mn-6.0%Si
合金加热至720℃,保温8分钟后,进行4.2%预变形,然后迅速冷至室温,形变6%后,加热至550℃,恢复应变为4.0%,安全可逆的记忆应变为2.5%。
②Fe-30.2%Mn-5.6%Si
合金加热至690℃,保温12分钟后,进行5%预变形,然后迅速冷至室温,形变6%后,加热至600℃,恢复应变为3.6%,安全可逆的记忆应变为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0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炭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纤维素酶织物调理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