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蒡系列保健食品无效
申请号: | 94110696.9 | 申请日: | 199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00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26 |
发明(设计)人: | 简振河;高洪利;李明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洪利;简振河;李明晔 |
主分类号: | A23L1/00 | 分类号: | A23L1/00;A23L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蒡 系列 保健食品 | ||
本发明涉及由植物制成的保健食品系列。
牛蒡(Arotium lappa L.)是一种菊科植物,可入药。根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牛蒡可祛风热,消肿毒。《药性论》中说它“根,细切如豆,面拌作饭食之,消胀壅。”日本人自古以来就食用牛蒡。经现代科学分析,牛蒡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其他人体必需的营养成份。因此,开发牛蒡食品是很有必要的。但目前牛蒡由于其外形象树根,口感发涩有苦味,不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只有少数人作为药品或作为菜蔬食用,而且加工烹调不方便,这就限制了牛蒡的食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牛蒡作原料的系列保健食品,不仅去除鲜牛蒡的苦涩味,口感好,外观悦人,而且制成方便食品形式,便于人们快捷方便地食用,适应当前社会生活的快节奏,而且营养成份易于吸收。本发明系列保健食品适合于各种体质的人食用保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系列保健食品,包括茶粉,饮料,面包等,它们共同的主要有效成份是植物鲜牛蒡。
牛蒡系列保健食品之一-牛蒡茶粉,它的组分单一,即鲜牛蒡。其基本组成为:一定数量的鲜牛蒡根干燥片和由相同数量的鲜牛蒡根干燥片提取的浓缩液。它是由上述干燥片和浓缩液混匀干燥后粉碎制成的。
牛蒡茶粉可直接用袋装茶形式浸泡开水饮用,也可与其他食品原料一起制成其他食品。该粉在下述食品简称为牛蒡。
牛蒡系列保健食品之二-牛蒡原汁饮料,主要组分为鲜牛蒡原汁,柠檬酸和水,还可加适量糖等辅料。牛蒡原汁为至少80%(重量百分比),柠檬酸为0.1-0.5%,除其他辅料外,余量为水。
鲜牛蒡榨汁后即得牛蒡原汁,饮料制成后外观为淡青黄色,具有牛蒡特有风味,清香可口。
牛蒡系列食品之三-牛蒡面包,主要成份为面粉和牛蒡粉。面粉可为90-95重量份,牛蒡粉为1-5重量份,还可加其他辅料。
牛蒡系列食品之四-牛蒡调味粉,主要成份为牛蒡粉及糖、胡椒、盐、芝麻等,还可加一点面粉。该调味粉上述主要组分的比例为牛蒡粉:糖等调味料=55-70∶30-45。
这种调味粉可用作汤料,也可与其他食品共同佐餐。
本发明牛蒡系列食品由于采用了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将鲜牛蒡作为主要组分制成系列产品,可直接饮用或食用,这就使牛蒡这一按传统习惯只能入药,而又对人体很有用处的植物大大扩充了其应用范围。食用本发明系列食品,对头晕,便秘等都有疗效,还可消渴,利尿,消除肿痛,助胃肠消化,对中老年人强身壮体延缓衰老尤其有益。本系列食品口感好,食用方便,适用于任何人,并且其营养成份便于吸收,是适应于人们生活快节奏的方便保健食品。
下面是牛蒡茶粉的主要成份分析结果。
蛋白质 8.4%
总皂甙 0.22%
总糖 61.9%
纤维素 7.15%
脂肪 未检出
铁 71.2mg/g
锌 25.5mg/g
铜 16.4mg/g
钠 0.11%
镁 0.24%
钾 0.61%
磷 0.30%
钙 0.28%
以下介绍本系列食品的实施例。
1、牛蒡茶粉:黄褐色粉末。100kg鲜牛蒡干燥片加水加热两次提取后,将提取液在100℃以下浓缩至100kg将浓缩液与100kg牛蒡干燥片混合均匀干燥粉碎过筛。其基本成份为鲜牛蒡干燥片及由相同数量干燥片提取后的浓缩液。
食用方法:袋装茶粉浸泡开水饮用。
2、牛蒡原汁饲料:主要成份为鲜牛蒡预煮榨汁制得的牛蒡原汁和柠檬酸、水等。
配方为:牛蒡原汁 柠檬酸 糖 水 (重量百分比)
80 0.1 2.5 余量
85 0.15 3 余量
90 0.3 4 余量
92 0.5 4.5 余量
3、牛蒡面包:
配方:牛蒡粉 面粉 辅料 (重量份)
1 90 2
3 93 2.5
4 94 3
5 95 3.5
4、牛蒡调味粉:
配方:牛蒡粉 糖 胡椒面 盐 芝麻 面粉 芥末 (重量份)
55 5 5 20
60 5 5 20 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洪利;简振河;李明晔,未经高洪利;简振河;李明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06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