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黄金尾矿生产微晶玻璃制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0747.7 | 申请日: | 199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29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心中;李智广;李浩;纪忠广;夏候志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材工业学院分院科研生产处科技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C03C10/06 | 分类号: | C03C10/06;C03B32/02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金 尾矿 生产 玻璃制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尾矿渣再利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黄金尾矿生产微晶玻璃制品的方法。
随着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工业矿渣、废渣的种类和积蓄量逐年增加,占用了耕地,污染了环境,人们已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废渣利用、治理环境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专利申请文件,申请号为85100521,名称为“粉煤灰废渣微晶玻璃”的发明创造报道了粉煤灰的利用情况;另一专利申请文件,申请号为91106992.5,名称为“磷尾矿渣制微晶玻璃大理石的方法”的发明创造报道了磷尾矿渣的利用情况。近年来,淘金工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黄金尾矿的堆积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急需人们开发研究对黄金尾矿的再次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黄金尾矿的再次利用的方法,具体地提供一种用黄金尾矿生产微晶玻璃制品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用黄金尾矿生产微晶玻璃制品的方法,依次经过如下步骤:原料筛选、配料、升温至1400~1500℃保温3~6h熔化、成型、脱模,在700~800℃保温1~3h进行核化处理,再在800~9O0℃保温1~3h进行晶化处理,最后冷却,其特征在于原料配料的重量百分组成为:黄金尾矿55~70工业石灰石15~36工业硼酸0~15工业氧化锌0~10工业氟化钙0~4工业硫酸钡0~14工业氧化铬0~5工业二氧化锰0~5工业氧化铜0~6工业氧化铁0~6工业无水芒硝0~5,使配料的化学组成落在CaO—Al2O3—SiO2系统相图中,其重量百分比为:SiO2 45~65 CaO 10~25 MgO 0~5 Al2O3 10~25 Fe2O3 1~20 R2O 1~10 Cr2O3 0~5 TiO2 0~10 ZnO 0~10 MnO2 0~5CuO 0~6 B2O3 0~4 BaO 0~7 F-0~2
上述所用黄金尾矿的化学组成重量百分比为:SiO2 70.42~82.55Al2O3 9.84~14.O8 Fe2O3 1.23~2.00 MgO 0.154~0.45CaO 0.76~1.36 R2O 1.23~8.08 TiO2 0.07~0.20 IL 1.5~12其矿物组成为:石英30~65.24钾长石14.36~29.5钠长石12.4~30.5绢云母3.2~5.2褐铁矿2.7~2.9其它1.9~2.1
用黄金尾矿生产微晶玻璃制品的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筛选后,按配方组成计量配料,其中,呈色原料成分,如Cr2O3、Fe2O3、MnO2、CuO等,按需要选择加入;配好料后,搅拌均匀,投入玻璃熔窑中熔化,熔化温度控制在1400~1500℃,最佳为1450℃,保温3~6h,最佳为4h,得到熔化好的澄清的玻璃液。将此玻璃液按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成型方法成型,如浇铸法、拉延法、模压法、离心法等,稍冷却后脱模,在500℃温度左右时送入晶化窑进行处理,首先,以5℃/mm的升温速度升至700~800℃进行核化,最佳核化温度为750℃,并保温1~3h;继续以5℃/mm升温速度升至800~900℃进行晶化,最佳晶化温度为850℃,并保温1~3h,然后冷却得微晶玻璃制品。根据不同制品的不同要求,可对制品进行常规后处理,如研磨、抛光等。
为了使制品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在生产中可以增加水淬工序,如将高温熔液进行水淬处理,研磨粉碎至粒径小于1mm,再按不同要求配料,比如说黑的水淬料与白的水淬料以7∶3比例适当混合(所渭适当混合是指不要求完全混合均匀,以便能在所得产品中呈现出黑点和白点),搅拌后放入模具中,在900~1150℃熔融烧结,冷却后得所需制品,仍以上述比例的配合料为例,所得制品为黑点、白点随机排列图案的微晶玻璃制品。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材工业学院分院科研生产处科技开发中心,未经山东建材工业学院分院科研生产处科技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07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