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挖掘河内潜砂井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0794.9 | 申请日: | 199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81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兰田;宋克瑞;赵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远市水利局农田水利站 |
主分类号: | E03B3/08 | 分类号: | E03B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掘 河内 潜砂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掘井的方法,特别是一种挖掘河内潜砂井的方法。
目前,我国为解决城镇供水、工农业生产用水等方面,开挖了成千上万眼各种类型的井,特别利用到农田灌溉方面的井一般采用露天大口井、平塘,这些有部分在一般干旱年就出现干枯,多数的井在旱情严重时供水量不足,水源工程产水量不足,由于井口露天,易于破坏和老化,特别是人为破坏严重。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根据截潜工程可阻止水的渗流,在一般情况下不干枯,供水量足,不易破坏和老化的挖掘河内潜砂井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挖掘河内潜砂井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在很少有水的河内开挖大井,挖至河底岩基,再将井的四壁用坚硬且不易风化的石料砌筑,下半部采用抹浆砌墙法,以达到既坚固又能透水之目的,上半部采用挤浆法砌筑,以达到坚固形成整体之目的,井的四壁及输水洞外侧加有反滤层,再浇注与大口井口相吻合的上盖盖在大口井上,顺水流方向在井的下游且靠近井筑一道粘土截水墙进行截潜流。
本发明一个最佳实施方案:反滤层采用厚度为0.3米的碎石靠砌墙外侧铺设,在碎石外边也采用厚度为0.3米的石子或砂砾石进行铺设,外边再回填沙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河内潜砂井不占用粮田及可开发利用的旱薄地,在河内挖掘使一河多用,由于砂导水系数大,因而富水性强,砂的空径大,空隙度大,空隙连通情况好,给水度大,产水量高。又由于潜砂井井口封闭,潜伏在河下,不影响泄洪,因而不易破坏和老化。
实施例:
根据用水情况在河内开挖大井,挖至河底岩基,顺水流方向为窄边,一般采用3-4米,横河流方向为井的长边,一般可取河的宽度,再将井的四壁用坚硬且不易风化的石料砌筑,墙基应伸入地基岩层0.5米,以保持稳定性,砌墙的下部采用抹浆砌墙法,使其达到既坚固又能透水的目的。上部1米采用挤浆法砌筑,使其坚固形成整体,墙砌至距河底面0.5米左右为止,再将类似于地下室的大口井采用现浇180#-200#钢筋混凝土上盖,厚度一般采用0.1-0.12米,井壁墙的尺寸为顶宽0.5米,底宽0.8-1.0米,墙内侧为直边,顺水流方向在井的下游且靠近井筑一道粘土截水墙进行截潜流,截水墙伸入河底不透水层以下0.5米,粘土截水墙顶宽1-1.5米,上、下游边波均为1∶0.3;潜井的四壁、输水洞部位外侧,加做反滤层,使水经过滤后进入潜井,反滤层采用厚度为0.3米的碎石靠砌墙外侧铺设,在碎石外边采用厚度为0.3米的石子或砂砾石进行铺设,外边再回填砂,潜砂井顶盖埋伏在河底以下0.5米左右,以满足防冲、行洪、防冻要求。为了使潜砂井的水得到利用,在河堤上建一个泵站,根据需要,在井与泵站之间修建输水暗洞,输水暗洞通向泵站竖井,水泵通过竖井提水,竖井和输水洞兼做潜砂井的检查通道,当井水位很低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竖井和输水洞到潜砂井中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远市水利局农田水利站,未经招远市水利局农田水利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0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
- 下一篇:含无定形二氧化硅的透明牙膏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