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磨片机在审
申请号: | 94110966.6 | 申请日: | 199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40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求林 |
主分类号: | B24B7/00 | 分类号: | B24B7/00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轴磨片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磨片机,属磨削机械类;它适用于生产人造金刚石的碳片和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片状产品两平面的磨削加工。
在人造金刚石的生产中,石墨碳片是其必不可少的生产原材料。为了满足人造金刚石合成工艺的特殊要求,这种石墨碳片的加工精度要求甚高;其厚度和平行度公差均在±0.02mm范围内。目前公知的石墨碳片两平面的加工方法-仍全部采用模具在砂布上用手工单面分次磨削而成,这种传统的加工方法不仅很难保证碳片厚度及平行度公差的要求,造成次品多,影响金刚石的正常合成,而且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工效和产量低,工班产量仅2~3公斤,据发明人调查,湖南某人造金刚石厂94年扩建年产金刚石石墨碳片100吨,仅磨片工序一项就需增加劳动力120人才能承担该道工序的生产任务,因此耗用的劳动力特别多,占用的工作场地也大。
二是浪费大,由于碳片毛坯的磨削余量达33.3%,采用砂布手工磨削,砂布上的砂粒易于脱落,混入碳末粉尘中,使碳末中含杂质较高而完全不能回收利用,因此原材料的浪费特别大,浪费的碳末粉尘占合格产品的50%。
三是劳动条件差,采用砂布手工磨削碳片,粉尘浓度大,操作工人又脏又累,与碳末粉尘直接接触,极大地影响操作工人的身心健康。
多年来,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并解决上述诸问题,前人为使磨片实现机械化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但由于碳片属于非金属物体,而且体积小又很薄(φ16~φ25mm,h1.2mm),片精度要求又很高(1.2±0.02mm),加之磨削过程中的定位问题、磨料问题、磨具去尘冷却等关键问题未能得到解决,所以一直没有获得成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轴磨片机,希望其能实现磨片,尤其是实现磨制合成金刚石用的石墨碳片两平面的机械化自动作业,要求既能保证碳片的磨制质量,同时又能实现高产量;既能解决生产中的粉尘污染,同时还能有效地回收有用粉尘;提高合成金刚石碳片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这种双轴磨片机由机体(23)、机架(37)、料模(14)及输送进给装置、磨削装置、强化吹尘冷却装置,自动检测控制装置、吸尘集尘装置构成,其具体的设计方案如下:
所述的输送进给装置包括进给调速电机(30)、蜗轮减速机(24)、驱动首轮(25)、涨紧尾轮(18)、环形输送带(36)组成,所述机体(23)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着驱动首轮(25)及涨紧尾轮(18),其中所述的驱动首轮(25)设置于机体(23)左边并经一蜗轮减速机(24)通过同步齿形带(32)与进给调速电机(30)相连,其涨紧尾轮(18)经连杆轴座(17)设置于机体(23)右边,并由连杆轴座(17)尾端的涨紧弹簧(16)及调定螺钉(20)将涨紧尾轮(18)始终处于涨紧状态。所述驱动首轮(25)和涨紧尾轮(18)上设有穿过由左上、左下模板(1、3)、中上中下模板(8、9)、右上右下模板(12、13)组成的模道(7)中的环形输送带(36)。
所述磨削装置包括两组上下对应设置的四根磨轴(6)、三组对应设置的左中右模板(1、3、8、9、12、13)以及左中两块压板(4、10)、同步主动轮(22)、双面同步齿形带(15)、磨片电机(41)、微调刻度盘(11);其具体结构是所述的四根磨轴(6)由磨轴轴座(40)通过设于左右两组磨轴(6)之间的上下压板(27)及压紧螺钉(26)紧固定位在机体(23)两侧上部的燕尾槽内;同时在左右两组磨轴(6)首尾的磨轴轴座(40)上分别对应设置着能调节上下磨轴(6)中心距离的微调刻度盘(11);所述机体(23)的基面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左下模板(3)、中下模板(8)、右下模板(12),在该三模板对应的上层设置着与之配套并形成模道(7)的左上模板(1)、中上模板(9)、右上模板(13);在所述的左上左下模板(1、3)及中上中下模板(9、8)与各自对应磨轴(6)的适当位置上设有强化吹尘的刀形吹尘结构(5);同时又在左上模板(1)及中上模板(9)上分别设有左、中压板(4、10);所述机体(23)下部设置着安装磨片电机(41)的底座板,磨片电机(41)用螺钉连接在底座板上,磨片电机(41)轴上装配一同步主动轮(22),该同步主动轮上由一根双面同步齿形带(15)与四根磨轴(6)上的磨轴同步齿轮(39)连接,所述双面同步齿形带(15)使上面左右磨轴(6)逆时针高速旋转,使下面左右磨轴(6)顺时针高速旋转。在所述机体(23)、左中右上下模板(1、3、8、9、12、13)及左中压板(4、10)上设置有能通过磨轴(6)、半径为磨轴(6)半径加0.05mm间隙和与磨轴(16)磨削长度相对应的弧形磨道,上下左右共四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求林,未经王求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09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肥化妆品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直管形系列电子荧光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