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氧核糖核酸(DNA)提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4110993.3 | 申请日: | 199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24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润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润芝 |
主分类号: | C07H21/04 | 分类号: | C07H21/04;C07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6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氧核糖核酸 dna 提取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脱氧核糖核酸的提取工艺,进一步涉及从鱼性腺如精巢提取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工艺。
脱氧核糖核酸(Deoxytihonucleic acid-简写DNA)是人体和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它对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代谢等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
脱氧核糖核酸产品,应用谱极广除用作生化试剂,提取核苷酸等原料外,在医药保健,农业作物以及食品美容等方面均产生相当显著的作用,因此一直都列为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吸引研究者们不辞辛劳地耕耘。
二十世纪初,研究人员只能从蛙鱼和鲱鱼的精巢中,采用化学方法在实验室里进行微量提取,稍后又发现了可从小牛的胸腺中提取;目前国内外相继发明了从海产鱼精巢中提取DNA的技术,这些技术大多借助化学方法完成,然而化学方法的弊端则不言而喻。
苏联专利SU652187和日本专利J55015449相继披露了从鱼的性腺组织体内提取DNA的技术,前者用的是生化提取法,后者用的是化学提取法。然而前者用的生化提取法是采用胰蛋白酶或链霉蛋白酶进行处理,成本高,来源少,且工序复杂,只能在实验室中少量提取,未形成大规模生产,况且用生物化学方法从淡水鲤鱼精巢中提取DNA,讫今国内外尚无报导。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1、扩大DNA的生产规模,广泛取材,从各类鱼的性腺组织如鱼精巢提取之,进而避化学提取法之弊端,扬生化提取法之优点,减少环境污染。
2、简化工艺,缩短生产时间,提高提取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取鱼精巢(淡水海水鱼均可)作原料,因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含有大量DNA,精巢本身又含有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加工过程中加入柠檬酸钠,抑制DNase的活性,使精巢中的DNA不被其本身的DNase所水解。采用酶水解蛋白质,使之与DNA脱离,在30℃左右加入PH9的NaHCO3缓冲液,最后用食用酒精沉淀DNA,使DNA成纤维状沉淀,经过滤,干燥,得到白色或微黄色纤维状DNA工业产品。
以下结合上述技术方案详述本发明:
本发明采用柠檬酸钠(Sodium-Citrate)和氯化钠(Sodium Clrororide)的混合液(以下简称SSC),碳酸氢钠(NaHCO3)和纯度为95%的食用工业酒精为反应试剂。所述SSC溶液中的柠檬酸钠为食用级,取150g溶于10000ml水中搅拌均匀,使之溶解,再加60g食盐(NaCl)加入柠檬酸钠溶液,搅拌使之溶解。取100g食用级碳酸氢钠(NaHCO3)加入10000ml水中,使之溶解,即成PH9的NaHCO3缓冲液。
本发明工艺流程具体为7个步骤。
1、将精巢中的夹杂物(如脂肪、血块、肝、鱼鳔、结缔组织等)去除干净,并用清水洗涤,沥干水分后,称重。
2、将称重的精巢倒入组织捣碎机加一倍重量的SSC溶液,捣碎使成匀浆。
3、将匀浆倒入离心试管中,在天平上平衡,再在3000转/1分钟的冷冻离心机中离心8-11分钟,倾去上清液,留下沉淀。
4、以上操作重复三次,目的在于除去水溶性和盐溶性杂质,留下沉淀。
5、将沉淀取出,加相当原料重量1/20的PH9碳酸氢钠溶液,加入混合胰酶0.08-0.1%,搅拌均匀,於37℃下保温5-10分钟,夏天室温即可,继续搅拌均匀,水解完毕后倒入95%的酒精使DNA沉淀。
6、反复用酒精沉淀脱水三次后滤干酒精,即得成品。
7、将白色或微黄色纤维状成品置60℃左右的鼓风干燥箱中干燥。
与已有技术比较,本发明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工艺简单,从投料到出成品只需2-2.5小时,耗料少,收率大,平均提取率在10%以上,而已往技术要花2-3天,提取率仅4-5%。
2、无环境污染,生产条件温和,所用试剂均为食用级,对人体无副毒作用,而以往用的去蛋白剂是十二烷基磺酸钠或有机溶剂,耗费大且污染环境,生产出的产品不能用于食品添加剂。
3、取材容易,来源广泛,除从海水鱼精巢提取,还可从淡水鱼精巢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润芝,未经刘润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09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长寿命霓虹灯及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其坯体无需烧结的釉面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