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信号放大器无效
申请号: | 94111130.X | 申请日: | 199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19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07 |
发明(设计)人: | 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林 |
主分类号: | H03F3/183 | 分类号: | H03F3/183;H03F3/50 |
代理公司: | 邵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泽球 |
地址: | 4228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信号 放大器 | ||
本发明属于电信号基本放大电路单元,特别适合于在音响产品及其它模拟电信号的放大中使用。
通常的电子放大器,特别是音频信号放大器,由于受有源器件(如电子管、双极性晶体管、场效应管等)非线性的影响,要得到低的谐波失真,良好的频率特性等静态指标,必须施加环路负反馈,这样,虽然提高了静态指标,但却使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变劣,对于一给定的放大电路,加深环路负及馈使静态指标越好、动态指标就越差,不能很好地解决这对矛盾,只能采用折衷的办法。普通放大器不能完全取消环路负反馈的原因,是由于构成这些放大器的各个单元放大电路的单级失真大,若不加环路负反馈,其失真度将大到令人难以容忍的程度。要想完全取消环路负反馈,必须使构成放大器的各单元放大电路具有很低的失真。在放大器件的三种基本组态,即共基(栅)、共射(源)、共集(漏)极电路中,以共集(漏)极电路,即通常所指的射(源)极输出器的性能最好,但其只有电流放大作用而无电压放大作用,因此通常只作阻抗变换和输出级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类既具有射(源)极输出器的优越性能,又具有电流和电压放大能力的电信号放大器,以取消环路负反馈,得到比现有普通放大器的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均优越得多的电信号放大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主要技术途径实现:将三级管或场效应管接成射(源)极输出形式,设计一个专门的基本输出控制网络,采用浮地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由单只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组成的电信号放大器,其三级管BG1的发射极或场效应管的源极接有一个由电阻Re1、Re2、Re3和负载电阻RL组成的基本输出控制网络,其中电阻Re2、Re3和RL构成一△形网络,该△形网络与电阻Re1串联,Re1同时与三极管BG1的发射极或场效应管的源极相接,输入信号ui的接地点接在电阻Re3的一端,电源+E2与输出信号uo共地并接在电阻Re3的另一端。
方案2、结构与方案1基本相同,其区别主要在于其偏置电路接另一偏置电源+E1,偏置电源+E1与输入信号ui共地并接在电阻Re3的一端。
方案3、这是一种由两只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组成的互补推挽型电信号放大器,两只三极管BG2、BG3的发射极或场效应管的源极接一与方案1中基本输出控制网络结构相同的输出控制网络,其偏置电路可以具有偏置电源+E1或±E1,偏置电源+E1或±E1与输入信号ui共地并接在电阻Re3的一端,放大管输出电源+E2或±E2与输出信号uo共地并接在电阻Re3的另一端。
方案4、这是一种由四只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组成的四管交叉耦合型电信号放大器,其输出部分的两只三极管或场效应管BG6、BG7的发射极或源极上接有一个与方案1中基本输出控制网络结构相同的输出控制网络,其耦合三极管或场效应管BG4、BG5可以具有偏置电源+E1或±E1,偏置电源+E1或±E1与输入信号ui共地并接在电阻Re3的一端,输出电源+E2或±E2与输出信号uo共地并接在电阻Re3的另一端。
本发明由于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经采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计算和实际测试及使用,证明它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林,未经高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11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羊毛手工高平针工艺浮雕地毯
- 下一篇:具有滋补壮阳作用的天龙酒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