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纸黑液碱回收常温苛化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1250.0 | 申请日: | 199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28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鸣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鸣钊 |
主分类号: | D21C11/04 | 分类号: | D21C11/04;D21C11/10;D21C11/12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黑液碱 回收 常温 苛化法 | ||
1、造纸黑液碱回收常温苛化法,其特征是采用生物酶氧化苛化的技术,其具体工艺流程是,浆液→闭路循环→净化→常温氧化塔→苛化槽,槽内投放3%的石灰并搅拌→沉淀池,其中的沉淀物(苛化白泥)排放,其中的上清液→浓缩配比(4%NaOH)→蒸球回收→造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低黑液碱回收常温苛化法,其特征是闭路循环工艺采用自动控制双线逆循环,其流程是在工作状态1时,第四级洗浆则应用清洁自来水冲洗纸浆,达到排放标准,另由管路1排入池W(4、1)内,用水泵P(4、1)抽取并打入洗浆三车间的池W(3、2)蓄存,同样由水泵P(3、1)抽取池W(3、2)的水打入洗浆二车间的池W(2、2)蓄存,再由水泵P(2、1)泵入洗浆一车间的池W(1、2)蓄存,洗浆机01、02、03分别应用池W(1、1)、池W(2、1)、池W(3、1)的黑液通过泵P(1、2)、泵P(2、2)、泵P(3、2)泵入洗浆机冲洗管路分别冲洗洗浆机01、02、03,洗浆机01、02、03排放的黑液又分别进入池W(1、1)、池W(2、1)、池W(3、1),形成状态1的纸浆洗浆及黑液排放的闭路循环,经过N次循环后,达到规定的黑液浓度,池W(1、1)的黑液排放进入净化池;转换工作状态为2,转换开关K1至K2,循环路线为池W(4、1),用泵P(4、1)将池W(4、1)的水抽入到池W(3、1),用泵P(3、1)将池W(3、1)的水到池W(2、1),用泵P(2、1)抽池W(2、1)的水到池W(1、1),各级洗浆机的循环则分别为池W(1、2)、泵P(1、2)洗浆,排黑液进入池(1、2)形成循环,[洗浆2为池W(2、2),泵P(2、2),池W(2、2);洗浆3为池W(3、2),泵P(3、2),池W(3、2)分别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黑液碱回收常温苛化法,其特征是常温氧化塔工艺采用投放生物酶,使在氧化塔内大量的垂向排列的塑料管壁上附着繁殖,起催化、氧化作用,加速黑液中有机钠NaOR变为NaO及NaCO3的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造纸黑液碱回收常温苛化法,其特征是氧化塔的工作流程是由自动控制泵抽取循环调节水池中的黑液入第一层塑料水箱中,然后由虹吸管吸入下一层塑料水箱,水箱中的塑料管的管壁不断的处于出露大气及淹没于黑液之中,从而使塑料水箱中的黑液得到大量的溶解氧而被氧化。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造纸黑液碱回收常温苛化法,其特征是常温氧化塔工艺中采用的氧化塔结构是垂向排列的塑料管2和有序排列的虹吸管3是有规则的安装于多层塑料水箱1中的,多层塑料水箱是安放于承重铁盒4中的,承重桁架5设在每层塑料水箱的底部,氧化塔的外围是外护圆形铁壳6,循环调节水池设在管底部,它的右上侧是自控水泵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化塔,其特征是垂向排列塑料管2的外形是圆形或六角形蜂状结构,虹吸管3的管径≤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的造纸黑液碱回收常温苛化法其特征浓缩配比环节是专采用常温加速自然蒸发塔,其结构与氧化塔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鸣钊,未经陈鸣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12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外壳增效复光液
- 下一篇:一种可防治X射线的保健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