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计算全息制作大视角二次彩虹全息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4111300.0 申请日: 1994-04-19
公开(公告)号: CN1035494C 公开(公告)日: 1997-07-23
发明(设计)人: 陈家璧;薛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G03H1/00 分类号: G03H1/00
代理公司: 南京师范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柯惟中
地址: 210097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计 全息 制作 视角 二次 彩虹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计算全息技术制作大视角二次彩虹全息图的方法。

彩虹全息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全息图,它可以在白光下显示三维物体图象,并可以赋予图象各种彩色编码,乃至实现真彩色三维显示,尤其用浮雕型记录介质记录下来的彩虹全息图制成金属模版,大批量高效率印制模压全息图也成为全息图工业化生产的基本方法之一。但是目前彩虹全息的各种制作方法,均存在着衍射角度的限制,流行最广的二次彩虹全息制作方法由于光学系统的种种限制,最大视角在90°左右。例如用中国发明专利CN1062222A“二维透视图片的三维全息处理方法”公布的方法,为达到在明视距离上视角QH=45°(参见该发明专利说明书附图2),此处毛玻璃到全息记录干板之间为明视距离,若它要达到一般人看图片时所需的明视距离250mm,则要求准直透镜的孔径为:

250×tg45°×2×cos45°≈353.5mm(设参考光与物光夹角为45°)。

如果要提高视角到150°,则QH=75°,因而要求准直透镜孔径为:

250×tg75°×2×cos45°≈1319.3mm

这种方法即使可以实现,代价也十分高昂,仅一个1米直径的准直透镜就要耗资上百万元。建立这样的系统,目前从经济上讲,几乎是无法承受的。其它方法如上述专利中引用提到的合成全息摄影术(参见《实用全息摄影》中国徐大雄编)和组合照相术(参见《光全息手册》美国H·考尔菲尔德主编),除了方法繁琐复杂、拍摄过程极长、成象质量不清晰以外,还有庞大照相机陈列费用昂贵、使用不便、系统恢复困难等问题。至于计算全息技术与彩虹全息技术的结合,也曾有人开展过研究,试图用计算机直接制作计算彩虹全息。因成象质量不好,没有得到实际应用(参见“计算彩虹全息图”,美国《应用光学》第23卷,第14期,第2442页)。我们通过国际联机检索,查出13篇有关用计算机制作模压全息和彩虹全息的专利和文献,没有发现用计算全息技术制作大视角彩虹全息的报道。其中最密切相关的一篇文献是美国专利US5237433A,该专利专门介绍了一种用计算机生成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由物体内透视产生许多连续的小元面积,进而构成全息图。但也没有提到直接用计算全息技术制作大视角彩虹全息的方法和说明。因此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高度灵活性的特点,简化二次彩虹全息制作方法,直接制作大视角彩虹全息图。用计算全息及本发明中提供的光学系统制作二次彩虹全息图,视角可达到120°~150°,而无需特大孔径的光学透镜系统(φ>600mm)。本方法尤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模压全息图中全息母版的制作。

本发明的关键之处是用计算机产生的二元菲涅耳计算全息图作为制作二次彩虹全息图的主全息图(第一次全息图),并把主全息图分解为多个不同方向照明的元全息图。具体方法见附图1所示。其中1是激光器,2~9都是分光镜,10、11是全反射镜,12是空间滤波器,13是准直透镜,14是光阑,15~23是元计算全息图,24是记录全息干版,25是渐变分光镜。将多个方向(图1所示为9个方向)上物体的三维数字图象输入计算机中,根据文献《计算机制全息图》(虞祖良、金国藩,清华大学出版社)中介绍的方法计算出二元菲涅耳计算全息图。其计算依据的基本参数如图1所示,每个方向(图中为9个方向,实际工作中是可以改变的)之间夹角为15°~20°。因而总的视角θ可达到130°以上。每块元全息图(15~23)与全息记录片即计算全息图成象面之间距离为250~300毫米(明视距离),每块计算全息图衍射角度为5~7°。由于计算全息图的直接透射光即零级衍射光是不能成象,而且必须用记录全息片平面上光阑挡住的,不允许零级衍射光与一级衍射光有重叠而产生噪声。因此,明视距离与衍射角度限制了所做全息图的大小。在上述条件下最小可达到30毫米,这对于制作防伪商标来讲是足够的了,而制作大面积的全息图则需要进一步提高衍射角度。对应于5°衍射角,若使用激发波长为457.9nm的氩离子激光器作光源,则可算出其计算全息空间基频仅为190条/毫米,这是不难实现的。既可以用计算机控制的图形发生器生成,也可以用普通绘图仪绘制再用照相缩版方法复制。而且进一步提高计算全息图空间分辨率从而提高衍射角度也是可能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1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