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枯腐灵无效
申请号: | 94111308.6 | 申请日: | 199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59A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14 |
发明(设计)人: | 魏宏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宏儒 |
主分类号: | A01N55/00 | 分类号: | A01N55/00;//;4718;47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玉梅,陆群 |
地址: | 239234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枯腐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药剂。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近年来我国发现的水稻新病害,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西等南方稻区,发病轻引起千粒下降、出米率低,严重时水稻颗粒无收。目前尚无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化学药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成份中包括有杀菌剂(25%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或70%代森锰锌)、植物生长素(吲哚化合物或奈化合物)以及若干种化学元素,在500g枯腐灵原剂中,杀菌剂占40.00-45.00%;植物生长素占0.20-0.60%;钾占10.20-12.20%;锌占7.20-8.80%;镁占1.62-1.98%;钙占1.80-2.20%;锰占1.80-2.20%;铁占1.44-1.76%;硼占3.60-4.40%;铜占0.18-0.22%;硫占17.64-21.56%。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枯腐灵能在植物病理和生理上对植物体同时发挥作用,既杀菌治病,又能提供植物生长急需的营养元素和生长素,促进生长,提高抗病能力,显示出治病、促长和增产的综合高效功能。另外,枯腐灵对棉花枯萎病、芝麻枯萎病和青枯病、花生青枯病和根腐病及瓜类枯萎病等难治病害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林果、中草药病害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两个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防治。
1、药剂配制及用量:
取500g枯腐灵原剂其具体成份和比例为:25%多菌灵200g,奈乙酸20g,钾56g,磷46g,锌40g,镁9g,钙10g,锰10g,铁8g,硼20g,铜1g,硫98g。先将2g萘乙酸溶于10ml酒精中,然后将其兑入50kg的水中,接着将枯腐灵其它成份兑入水中,使其充分溶解,至此,成剂配制完毕,可满足一亩面积一次的用量。
2、病情及治疗结果:
(1)93年7月中旬,安徽莱安县大英镇下青村“三维5号”0.3亩,由于田块靠沟塘边、漏肥漏水,在孕穗初期,发生稻苗叶片发黄,基部变为褐色,有恶臭味,喷施枯腐灵成剂两次,完全控制病性发展,后期长势良好。
(2)93年7月中旬,安徽莱安县大英镇东柳村“籼优63杂交稻”2.8亩,由于地势低洼无法烤田,在孕穗期,突然出现满田稻苗叶片发黄,基部变褐黑色,有恶臭味,使用枯腐灵成剂只一次,就控制病情发展,收获时亩产600斤左右。
(3)93年8月初,安徽莱安县大英镇蔡桥村,“籼优63杂交稻”3亩,由于是冲口田,无法烤田,在杂交稻扬花灌浆期,部分稻穗已有三分之一饱满,下了几天雨后,突然稻基软瘫枯花,基部变褐黑色,有恶臭味,使用枯腐灵成剂只一次,就控制病性发展,收获时亩产700斤左右。
实施例二、作物作管束病害防治效果。
1、药剂配制同用实施例一。
2、病情性及治疗效果:
(1)92年夏,江苏南京六合县长城乡1亩多西瓜发生枯萎病,使用枯萎灵成剂灌根和喷雾,完全控制了枯萎病发展,后期生长良好。
(2)93年夏,安徽莱安县大英镇大英村,在菜田种0.2亩黄瓜,因是重茬,结瓜时发生枯萎病,出现死秧,后用药剂控制病情发展,部分半死的瓜秧又复活了。
(3)93年,安徽莱安县大英镇1.3亩重茬芝麻、开花末期,几天雨后,突然发生枯萎病和青枯病,用一次药就完全控制病性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宏儒,未经魏宏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13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错层式单元住宅
- 下一篇:在电话机插座上安装金线的自动装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