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内胎自动补漏充气橡胶轮胎无效
申请号: | 94111747.2 | 申请日: | 1994-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33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城;唐峙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青羊区长城高新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C5/12 | 分类号: | B60C5/1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部 | 代理人: | 郭肖凌 |
地址: | 6100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胎 自动 补漏 充气 橡胶轮胎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内胎自动补漏橡胶轮胎。
目前,世界上各种车辆采用的充气轮胎绝大部分有内胎,内胎中充入压缩空气。此类轮胎存在两种弊端,其一是易爆胎,其二是内胎被扎破出现漏洞时轮胎因内胎漏气而瘪塌,必须取出内胎补漏,充气后方可使用,而行驶中往往没有补胎、充气之处,造成极大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研制出轮胎自动补漏剂,将其灌入内胎,使内胎在扎破瞬间被堵补,避免了取胎补漏和充气的麻烦。但目前世界上的各种内胎自动补漏,其孔径不超过7mm,且有效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
除上述有内胎的充气橡胶轮胎外,也有少数高档小轿车采用外胎与钢圈严密配合的办法省去内胎,在钢圈和外胎之间充入压缩空气。该类轿车乘坐柔软舒适,存在的不足是不仅对钢圈和外胎加工精度要求极高,使二者之间的配合达到气密,且在修理轮胎后即可能在钢圈或外胎上出现伤痕,或因沾有砂粒而失去气密效果。
针对上述轮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既可避免取内胎补漏充气,又不需要高精度的钢圈和外胎加工,使用安全、可靠、方便的无内胎自动补漏橡胶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充气橡胶轮胎作外胎,外胎子口卡入一密封件,在外胎与密封件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注入规定数量的充气橡胶轮胎自动补漏剂,并充入规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密封件作为轮胎与车轮钢圈的连接件,其尺寸分别与二者的相应尺寸相适应,根据其配用的轮胎大小而变化。
在实施本发明时,对于大型载重货车,由于其轮胎公差很小,在外胎与钢圈之间增加了密封件后,必须扩大外胎内径,扩大的范围一般在1~10mm为宜,对于小车,因其外胎相对柔软,抗压力有限,为保证外胎与密封件之间达到密封效果,应在二者相接触的部位涂复胶合剂使二者严密粘合。
采用本发明的轮胎扎破漏洞在φ12mm以下可保证良好的堵补能力,且有效期很长,一般可与外胎同寿命。
由于本发明采取了将外胎子口卡入密封件,再将其安装在车轮钢圈上,并注入规定数量的橡胶轮胎自动补漏剂和压缩空气的独特结构,从而省去了轮胎中的内胎,并使轮胎在被扎破时能瞬间自动补漏,这一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世界上所有充气橡胶轮胎的结构,不仅消除了内胎带来的各种问题,大大提高了轮胎的安全、可靠性,并且可明显降低车辆行驶中轮胎局部温升,大大减少了爆胎的可能性,同时可节约大量橡胶,大幅度降低了轮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结构特点适用于各种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
图1 是轮胎与钢圈装配关系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外胎(1)为900-20型大车用充气橡胶外胎,其子口卡入密封件(2),二者紧密配合,形成一空腔(3)。从气嘴处注入1.5kg充气橡胶轮胎自动堵漏弥补剂,然后将轮胎安装在大车轮钢圈(4)上,充入该轮胎规定量的压缩空气即可正常使用。
本发明中的密封件所选材料应根据其适用车辆的载重量变化而变化。通常用于大型载重车辆的密封件,要求其强度和熔点要高,而用于小型车辆的密封件,其强度和熔点的要求可适当低一些,密封件可采用橡胶、金属箔或其它具有一定弹性的非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青羊区长城高新技术研究所,未经成都市青羊区长城高新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1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保健浴盆
- 下一篇:多键并击式高速汉字输入方法及键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