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烟煤生物法制取柴、汽油的配方及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2439.8 | 申请日: | 199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31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26 |
发明(设计)人: | 任春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春山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C12S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扬生 |
地址: | 11001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烟煤 生物 法制 汽油 配方 配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无烟煤生物法制取柴、汽油的配方及配制方法。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柴汽油作为一种燃料油已有很长的历史,在能源紧缺的当今世界中,有些人提出了节省燃料油的各种方法,也有人提出用煤间接或直接液化抽取柴、汽油。前者是对燃料油燃烧过程进行研究,解决不了燃料油的短缺问题,后者技术比较先进,而且是以石油以外的煤为原料进行间接或直接液化,制取柴汽油,其成本显然比用石油制取柴、汽油要高出很多。从经济角度考虑,无论是加工生产,还是使用推广,人们都是难以接受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经济合算,工艺设备简单的无烟煤生物法制取柴、汽油的配方及配制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无烟煤生物法制取柴、汽油是以无烟煤(包括各种煤的混合物或单独使用)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发酵、碳化、蒸馏四个主要工艺过程,配制成柴、汽油。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法制取柴、汽油的配方中各组份及含量(重量%)为:
A 煤的混合物(煤中含30%污泥):79~94%
生物催化剂 0.5~6%
处理水 5~15%
B 配方中各组份最佳含量为:
煤混合物 84~90%
生物催化剂 2~4%
处理水 8~12%
C 生物催化剂中各组份含量为:
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 各占3~15%
酵母菌 3~15%
水 40~88%
D 生物催化剂中各组份最佳含量为:
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 各占5~10%
酵母菌 5~10%
水 60~80%
E 处理水为二次蒸馏水;
F 煤的混合物中煤占70%,污泥占30%;
附图说明:附图为无烟煤生物法制取柴、汽油工艺流程图。
本发明所述的无烟煤生物法制取柴、汽油方法是按下列工艺流程配制的:
1)粉碎:将无烟煤(包括各种煤)粉碎到200目以上,加入30%的污泥,充分搅拌;
2)混合:煤的混合物(占79~94%)中加入0.5~6%生物催化剂,同时加入处理水5~15%,继续搅拌均匀;
3)发酵:将上述混合物保温25℃,时间720小时,使之发酵;
4)烘干:将上述混合物料烘干备用;
5)碳化:将上述烘干后混合物料放入温度450~500℃,压力1~4个大气压的碳化炉中进行碳化,同时加入催化剂SiO2(重量比)1.5%;
6)蒸馏:上述碳化物冷却后为油状物,将其放入常压蒸馏釜内进行分馏,将上述分馏物冷却,取200~215℃的馏份为汽油,取215~310℃馏份为柴油。
生物催化剂的配制方法:在常温下按各占3~15%的比例向水(占总量40~88%)中加入蛋白酶、脂肪酸、淀粉酶的混合物,充分搅拌,同时加入3~15%的酵母菌,使其溶解,即得生物催化剂成品。
在碳化过程中加热最佳温度为465~485℃,蒸馏过程中加热分馏,汽油馏份最佳温度为205~210℃,柴油馏份的最佳温度为210~285℃9处理水为二次蒸馏水。
上述各种工艺过程的加热不仅可以采用化学工艺中的电加热方法,也可采用民用燃料进行明火加热。
用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法制取柴、汽油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优于普通柴、汽油的性能指标,并具有燃烧充分、热效率高、烟尘小、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配制工艺和设备简单等优点。
实施例一
生物法制取柴、汽油配方的组份及含量:
煤的混合物 90.5%
生物催化剂 2.5%
处理水 7%
生物催化剂的组份及含量:
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 各占6.5%
酵母菌 6.5%
水 74%
处理水为二次蒸馏水
煤的混合中含有30%的污泥
配制工艺条件:
粉碎:按配方对无烟煤粉碎至200目以上;
发酵:按配方比例加入污泥、生物催化剂及处理水,搅拌均匀,发酵温度25℃,时间720小时;
碳化:然后将上述物料烘干,烘干后放置入碳化炉中,碳化温度465℃,压力1个大气压,同时加入SiO2催化剂(重量比)1.5%;
蒸馏:蒸馏温度215℃前为汽油,215~310℃为柴油。
实施例二
生物法制取柴、汽油配方的组份及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春山,未经任春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2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牛蒡系列保健食品
- 下一篇:八宝渴乐的配方与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