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风口区的砌筑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4112470.3 | 申请日: | 199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27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28 |
发明(设计)人: | 徐硕儒;蔡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溪钢铁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6 | 分类号: | C21B7/16;C21B7/06 |
代理公司: | 本溪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英烈 |
地址: | 117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风口 砌筑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中的铁的冶炼设备制造工艺,具体是高炉风口区的砌筑工艺。
目前,高炉风口区的砌筑一般都采用标准型的高铝砖,粘土砖等普通耐火材料砖。由于这种砖块小,使用数量多,砌筑后通缝多,且采用不适应于该区工作状态的耐火材质砖,致使该区的砌体过早的损坏和脱落,这不但影响风口区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风口区砌体的脱落,导致风口区上部炉腹、炉腰区砌体的脱落,最终影响整个高炉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炉风口区的砌筑工艺,同时采用更适于高炉风口区工作状态的耐火材料,提高高炉风口区直至整个高炉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在砖形设计上采用大块异形砖,根据不同的高炉,设计不同尺寸的砖型。一般高炉的风口区炉衬只需十几种砖型,300~400块砖就可满足砖的使用要求,为原来采用标准砖的四分之一,且砖缝总长只有原工艺砖缝总长的三分之一,这无疑提高了风口区砌体强度和稳定性,减少了容易造成风口区砌体破损的因素。
2、在砌筑方法上采用了咬砌方法,从而减少了通缝,降低了高温气体和熔融物质穿透能力,提高了砌体的整体性、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3、在砌体材料上选用了适合该区工作状态的耐高温、耐磨损、导热性好、高温强度好、高温化学稳定性好的氮结合的碳化硅砖。
本发明的砌筑工艺施工简单方便,工期可减少二分之一,由于降低了高炉的大修时间,为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砌筑工艺能有效地保护风口设备,使风口设备破损率显著下降,休风时间也相应减少,且较好地托住了炉腹以上部位的耐火炉衬,使之不易很快脱落,起到了延长高炉使用寿命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是从高炉中心向风口区方向的正视图;
附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附图3是风口区大块异形砖的平面图。
图中(1)风口;(2)一环的四块大块异形砖;(3)二环的大块异形砖;(4)三环的大块异形砖;(5)(6)(7)(8)分别为夹心砖;(9)为冷却壁;(10)与大块砖同材质的充填料。
从图1中可以看出风口(1)周围是由4块大块异形砖(2)砌筑。在两个风口之间,分别用(5)(6)(7)(8)夹心砖砌筑。
从图2中可以看出风口四周的三环砖分别是由(2)(3)(4)砌筑,每环四块砖,共有12块异形砖。
图3为风口区大块异形砖的平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口四周的三环砖纵向不是通缝,而是设计成错位缝,两个风口之间的夹心砖也不是通缝的,上下层之间是错缝的,(5)(6)的下一层是(7)(8)交错砌筑。砖与砖之间采用同材质的粉料加粘结剂连结,砖与风口设备同样采用同材质的粉状料充填。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高炉风口区的砌筑工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溪钢铁公司,未经本溪钢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2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