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素微孔滤膜及其制备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94112725.7 | 申请日: | 1994-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354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13 |
发明(设计)人: | 商振华;孙仲治;郭为;陈美云;于亿年;马立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71/10 | 分类号: | B01D7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116012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素 微孔 滤膜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纤维素微孔滤膜,其特征在于
1)该滤膜中含有用环氧氯丙烷进行交联反应的交联纤维素膜,用分子式I表示:且交联度为10~45%:
2)该滤膜中含有交联共价结合的间隔臂产物,用分子式II表示:R为带有极性基团-NH2的C2~C8有机物的基团,且共价结合的间隔臂产物占纤维素膜分子的10~4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膜,其特征在于作为共价结合的间隔臂基团为:-NH-(CH2)2-NH2,-NH-(CH2)4-NH2,-NH-(CH2)6-NH2或
3.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微孔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纤维素成膜,对纤维素膜进行交联和引入间隔臂基团反应,其特征在于:
1)纤维素膜的交联反应,采用环氧法,在KBH4作催化剂和有机介质二甲基亚砜存在时的碱性溶液中PH10~12,使环氧氯丙烷与纤维素进行交联反应;
2)引入间隔臂基团反应,首先是采用环氧法,在30~50℃下,碱性溶液PH10~12使环氧氯丙烷与交联纤维素膜进行交联反应,然后在于50~70℃下,碱性溶液中PH7~9,使经处理后的纤维素膜与作为间隔臂的有机物进行共价结合反应,制得由分子式II表示的含间隔臂基团的交联纤维素膜。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纤维素膜的交联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为滤膜重的1~6%,有机介质与碱溶液按1~5∶1重量比配制,碱溶液的用量为滤膜重的2~5倍,反应物环氧氯丙烷的用量为滤膜重量的2~6倍,反应时间为1~6小时。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2)引入间隔臂基团反应,作为间隔臂的有机物为己二胺,反应物环氧氯丙烷及己二胺的用量分别为纤维素滤膜的2~6倍和2~4倍,环氧氯丙烷的交联反应时间为1~6小时,引入间隔臂反应时间为1~4小时。
6.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微孔滤膜用于溶液中消除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戊二醛交联法,将作为亲和配基的组氨酸固载化到纤维素膜上,交联反应条件为:弱碱性条件下PH7.5~9.0,反应温度50~75℃,于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戊二醛的用量为滤膜重的1~6倍,组氨酸用量为滤膜的1~5倍,反应时间为2~8小时,制成亲和滤膜,利用该膜按常规技术用于溶液中消除内毒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27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转子式无电刷直流电动机
- 下一篇:塑料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