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冲宽度调制与零电流零电压谐振开关联合控制逆变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3331.1 | 申请日: | 199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54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04 |
发明(设计)人: | 韦伟平;雷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泰企业集团公司;韦伟平;雷丽平 |
主分类号: | H02M7/48 | 分类号: | H02M7/48;H02M7/53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51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宽度 调制 电流 电压 谐振 开关 联合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冲宽度调制与零电流零电压谐振开关联合控制逆变的方法即PWM-ZCC/ZVC(简称),属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大功率直流稳压电源领域。
开关逆变电源是一种高频电源变换电器,它采用直流变交流的方式高效率地产生一路或多路经调整的稳定的直流电压、电流或稳定的高频交流电压、电流,随着在计算机、微处理器、家用电器(如电视机)、通讯系统、机械电子产品中获得广泛的应用,使开关逆变电源成为当代的主流。
开关电源电路结构分为五种,即单端反激式、单端正激式、推挽式、半桥变换式、全桥变换式。其中全桥变换式是几种方式中传输功率范围最大,尤其是今后大或超大功率逆变电源所采用的主要方式,目前其控制技术绝大多数局限于脉冲频率(PFM)调制技术或脉冲宽度(PWM)调制技术。PFM技术随着高速大功率电子器件的出现而逐渐被PWM技术取代,有PFM+PWM混合控制方式。但无论采取何种调制方式及何种开关器件,如中国专利90221541.8号《绝缘栅型双极性晶体管弧焊逆变器》所述的开关器件,对逆变开关器件的控制皆为强迫通断的强制控制方式。其不足在于:
1、高频逆变的变换器中,开关器件的损耗主要来自断开与闭合的瞬间,而开关的通态损耗是次要的。开关器件由断态向通态转换的瞬间,器件上承受的电压由高压变为零(近似为零),其电流由零变为通态电流皆存在一过滤时间(上升与开启时间),在此时间内,开关器件的瞬时电压、电流均不为零,势必造成开通损耗;同理,开关器件由通态转变为断态变存在一过滤时间(下降、关断时间),此过程必然造成器件的关断损耗。而器件的通断损耗与逆变的频率的提高、输出的功率增大成正比的增加,极大的影响逆变电源的工作效率及其可靠性。
2、强迫通断开关器件,给开关器件本身以及逆变电路中的其他器件、以至整个电源装置造成极大的瞬间电压和电流冲击,并对电源本身以及外界产生很大的干扰。当器件强迫开通时,其电压、电流的突变引起逆变回路中固有和分布的电感、电容产生极大的反激尖峰电压,造成对开关器件以及相关器件的冲击。当逆变回路中的电流愈大,电压愈高,这种通断冲击愈强烈,甚至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这使逆变电源难于在大功率范围内获得可靠的应用。
3、为减少强迫通断带来的开关损耗和冲击,就必须对开关器件及其他相关器件采用各种吸收保护电路,增加了整个电源电路的复杂程度,并带来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可见强迫通断控制技术阻碍了开关逆变电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逆变(开关)频率难于进一步提高;逆变效率低;难于在大或超大功率逆变技术上应用。为此,近年提出了谐振变换技术,目的是改善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开关条件。先后提出了零电流开关(ZCC)和零电压开关(ZVC)技术,这类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特殊设计电路中的电感、电容以及寄生的电感、电容产生电流、电压谐振,在开关器件为零电压和零电流时开和关,从而大大降低开关过程的通断损耗和冲击,解决了PFM、PWM技术中存在的多种技术难点。目前,ZCC或ZVC控制技术在小功系范围获得了初步应用,主要电路结构是以单端正激、单端反激变换器为基础,辅以为产生谐振而附加的电感、电容,应用单独的ZCC或ZVC控制来实现。但问题在于:
1、大及超大功率(千瓦级以上)逆变电源中如何引入ZCC或ZVC控制;
2、在最适合大功率逆变的桥式变换结构中,能否用最简单的方式实现零电流零电压切换;
3、如何解决开关(逆变)频率与谐振频率的约束关系使逆变过程顺利进行;
4、如何解决谐振逆变过程中的输出调节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谐振开关逆变技术,即完整的脉宽调制与零电流零电压谐振控制技术联合调控桥式逆变过程(PWM-ZCC/ZVC),运用此技术可克服或解决上述桥式逆变技术中的下列问题:
1、如何成倍减小强迫通断桥式逆变电路中开关器件的通断损耗;
2、如何改善逆变电路次级整流器件(主要是快速恢复二极管)的工作条件,使整流器件导通与截止瞬间的损耗减少;
3、如何彻底消除逆变桥中开关器件关断时产生的瞬时反激电压,并减弱开通瞬间电流、电压冲击,使开关器件不需任何瞬态吸收保护,逆变回路简单,并使回路中的固有及分布电感、电容上的储存能量得以合理利用;
4、如何减小逆变过程中开和关所需的过滤时间及开关损耗,使逆变频率成倍提高,为电源的小型化提供手段;
5、如何保留传统的PWM调制来控制电源输出功率,使控制系统简单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泰企业集团公司;韦伟平;雷丽平,未经广东金泰企业集团公司;韦伟平;雷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3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水泥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燃油助燃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