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组装成各种场所排烟或通风设备的改进单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13661.2 | 申请日: | 199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06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发明(设计)人: | 扎纽斯基·米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扎纽斯基·米歇尔 |
主分类号: | F24F7/02 | 分类号: | F24F7/02;F24F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法国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各种 场所 通风设备 改进 单元 装置 | ||
申请人03/06/85提交的专利号No.85-08697的内容是保持和控制通风排烟管口负压的单元装置。
该装置包括—截锥形弧线台阶式的静态部件,它安装在通风管的顶部,通风管内由于抽风的单独作用而产生负压,这就是静态单元。此静态单元上可加上一机械通风单元,无缺风或者为获得较大的负压,机械单元在静压部件处产生人造气流或补充现有的风以获得目前标准所要求的各类场所排烟或通风所需要的负压。
两个单元的组合就构成了机械-静态通风机组。
但是,对居住用房和工业用房的排烟和通风设备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以便提高安全性和降低设备成本。因此,1993年8月AFNOR P-50413号标准规定了这些设备的性能。
为了满足此新制定的标准而导致改变先前所制造设备的结构和形状。结构和形状的改变,是长期内对空气动力学探索的成果,此成果的重要性仅能在专门的实验室中用风洞机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到。从这些形状的差异,事实上尽管这种差异只是较小的形状变化,也就导致仅在试验过程中得以证实的空气动力学的重大成果。
因此,尽管新提出来的形状并不显示出巨大的变化,但空气动力学的成果却是巨大的。
以下即陈述通过利用一些形状而取得的新成果。它构成了本发明的内容,它涉及到一含有由静态元件构成基准单元的单元式装置,静态元件置于通风烟道的顶部,从而通过在管内抽风的风力影响下的文氏管单独效应下,而在通风管内部产生负压,其效率来自于新采用的形状。
这样组装成的单元装置能满足多种条件下的需要。但在其它例如无风等许多条件下,所获得的自然负压是不够满足需要的,于是构成了一种新颖的机械通风单元和静态单元的组合,以便通过由机械通风单元产生的人造风而获得恒定的负压,这种机械通风单元的特征在于主要的是机械驱动的部件和与通过自身参与机械-静态装置效率的部件的结合。
这样的一种系统,在场所通风条件许可时,仅使用静态单元。该系统也容许在组装成的机械—静态单元装置安装后,随意地或自动地,或由于缺风或风力不足或增加其效应而使用机机单元,这就是说,机械单元的存在不影响基准静态单元效率。
于是,本发明涉及到各个单元的不同元件的新流线型形状,而在EIFFEL实验室风同中进行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新结果取决于这些新流线型形状,提供的图表表明了为满足新的要求而实现的进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组装成各种场所排烟通风设备的改进单元装置,是在不同的下降风和上升风的效应下,借助于单元装置确保在场所的排烟通风管孔上获得较佳的恒定负压因数,单元装置有由置于通风管孔上的外形为截锥状的环所构成的基准元件,以及按照场所条件和所寻求的性能,通风管与其静态元件结合以构成静态单元,静态单元在通风管抽风的单独效应下使通风管减压;基准元件由置于排烟通风孔上的外形为截锥形的环所构成,而且它在某些条件下与机械通风元件结合;机械通风元件由电动机传动的开式离心涡轮构成,且形成能产生必需的气流或补充的空气流的动态单元,机械通风元件与基准元件的组合确保较大负压,其特点在于,基座由于其流线型,加之,它与形成静态单元与形成动态模元件的组合而显得更恰当,基座具有截锥状外形,上部半角约为40°,与高度为1/3h的上部相对应的部分近似为锥形轮廓,与高度为2/3h的下部相对应的部分呈凸状轮廓,上部与锥形相切,而下部与垂直方向相切,介于凸状轮廓与截锥形之间的最大间隙(e)约为截锥形的高度(h)的1/15。
本发明涉及的单元装置,含有主要是由置于通风排烟管顶部的外形呈截锥状的基座的静态元件构成的,其特征在于基座外壁吻合所研究设计的双曲线特定形状,以便使层状空气得以在基座的水平面上流动,基座与位于所述截锥形元件有适当距离的顶部圆盘合作,产生文氏管效应,导致在有这样装置的通风管中获得所寻求的负压。整个装置的效率取决于其各个部件的特殊形状,以下就详尽叙述这些不同的部件。
这样的一种装置已足以在冬季2~20帕斯卡条件下确保通风管中的负压。
在某些其它条件下,单独的静态单元就不能满足要求,或由于暂时缺风的,或者一直需要30~300Pa负压。
为了满足这些特殊条件,构成了组件装置的基准元件的截锥形基座可与不同的补充元件结合。补充元件中包括下文叙述的由电动机驱动的机械通风元件形成的机械单元,它有助于产生替代交流或补充风的人造气流循环以获得文氏管效应,从而确保在所有条件下所需要的负压。
当机械元件停转时,由于静态单元自已的多静态部件,将机械单元添加在基准静态单元所获得的压降结果与在同一的大气压力条件下使用单独静态模所获得的结果实际上不会有所变动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扎纽斯基·米歇尔,未经扎纽斯基·米歇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3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灯管多解析度扫描装置
- 下一篇:换肤粉刺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