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13895.X | 申请日: | 199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01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5-22 |
发明(设计)人: | 粉川胜藏;山本克彦;樱武达规;今林敏;垰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D5/00 | 分类号: | F28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树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热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供室内暖气设备等用的传热装置,该装置以石油或燃气为热源对例如卤代烃类HCFC22等制冷剂加热,利用制冷剂本身压力变化和重力作用,将此被加热的制冷剂向放热器循环传送,本发明尤其和以提高传热能力、使装置小形化、构造简化、提高可靠性、降低制造成本为目的的传热装置有关。
作为传统此类传热装置的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平成3-51631号公报揭示的传热装置已众所周知。
后述图1A、1B表示该传热装置,图1B为图1A所示系统组成的具体化将通过钎焊等连接两件部件的容器1设置在具有燃烧器19的制冷剂加热器4的上方,其上部起着气液分离室2的作用,下部起着液态制冷剂3的集聚容器的作用,一方面,容器1具有由从容器1的下部通往制冷剂加热器4的入口管5,及在从制冷剂加热器4的出口侧到容器1的气液分离器2有开口部的出口管6连接成循环状加热回路,同时具有依次把从容器1上部引出气体的气体引出管16,具有送风机的放热器14,液体回流管18,第2止回阀17,配置在容器1更上方的受液器7,具有第1止回阀11的落入管10连接成循环状的放热回路。在出口管6的开口端上方设置其下端为喇叭管部13A、且向容器1内开口接合,其另一端和电磁开闭阀12的入口相连的均压管13,此外,使电磁开闭阀12的出口和受液器7的上部相连。受液器7由在其上方内设多孔板9的受液室8,其下部具有第1止回阀11的落入管10构成,且使其下端和容器1的气液分离室2相连通。由以上的均压管13,电磁开闭阀12以及落入管10构成液态制冷剂落入回路。
电磁开闭阀12的开闭时间由控制部22,用燃烧器19的燃烧量控制器20和设置在出口管6上的温度检测器21的输出信号,按照预先用实验设定的时间进行控制。
在上述构造中,使内燃烧器19加热的制冷剂以气液两相状态通过出口管6流入容器1,在气液分离器2被分成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再次作为液态制冷剂3集聚在容器1内,且再次通过入口管5流入制冷剂加热器4。另外,从制冷剂加热器4流入气液分离室2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的气态制冷剂通过气体引出管16,并用送风机15进行冷却,在放热器14内冷凝,且使制冷剂冷却至过冷却液状态。由于此时电磁开闭阀12关闭,受液室8内的第1止回阀11因弹簧11A的推压作用而成为关闭状态,使放热回路瞬间成为堵塞状态,当过冷却液态制冷剂压力比受液室8内压力高出若干时,过冷却液态制冷剂经液体回流管18,第2止回阀17流入受液室8。由于流入受液室8内的液态制冷剂因多孔板9而扩散,使受液室8内的气态制冷剂冷凝,使受液室8内压力迅速下降。例如,受液室8内存在60℃的饱和汽体,当30℃的液态制冷剂(过冷度30度)从放热器14流入受液室8,受液室8的压力从60℃的饱和压力24kg/cm2G(HCFC22)降下5—6kg/cm2。这样,使放热器14的液态制冷剂被吸入压力C下降的受液室8,使受液室8内被液态制冷剂充满,当一定时间后,使电磁开闭阀12打开时,把从出口管6喷出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导入受液室8,由于重力作用,再加上来自出口管6的两相制冷剂的气体流动的动压力成分,就能克服弹簧11A的抵抗力,通过打开的第1止回阀,使受液室8内的液态制冷剂流入容器1内。此时,第2止回阀17因受液室8内压力升高而形成关闭状态。接下来,当一定时间后电磁开闭阀12关闭时,受液室8的压力下降,第1止回阀11因弹簧11A的力而关闭,再次使过冷却液态制冷剂从放热器14流入受液室8,使受液室8内被液态制冷剂充满,当一定时间后又重复进行打开电磁开闭阀12的动作,也就是包含加热器4的加热回路按自然循环周期,包含放热器14的放热回路按间歇动作周期进行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38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性针灸针材料
- 下一篇:氯化物电解共析法制取铈镁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