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道路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4213.2 | 申请日: | 199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86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广源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周培媛 |
地址: | 26610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道路 沥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铺路用的复合道路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道路沥青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应用非常广泛。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在低温时应有较好的弹性和塑性,在高温时要有好的热稳定性。现有的生产道路沥青的方法一般采用吹氧加热内燃法,这样生产出来的道路沥青一般不能满足这些要求。生产过程中所需温度较高并排放出大量裂解气,其中的二氧化硫对大气污染严重;另外,用此法生产出来的道路沥青均系碱性,因而只适用于碱性沙石料,而且沥青质量不稳定,含蜡值高,软化点低,粘结强度差,只适用于铺筑普通公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蜡值低,粘结强度好,防滑,并适用于各种沙石料的复合道路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用以下原料(重量%):
a、渣油 85-96
b、氧化剂:高锰酸钾、过硼酸钠中的一种 0.2-3.5
c、增塑剂:磷酸三苯酯、磷酸三辛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的
一种 1-3
d、防滑剂:改性松香 1-2
e、防焦剂:氯化石蜡、苯甲酸中的一种 0.5-2
f、中性调剂剂:草酸、硼酸中的一种 0.5-3
g、载体:硬脂酸钡 0.5-3。按比例混合,在配料罐中搅拌后输送到高位供料罐中,然后经予热室进行予热后进入反应室中,反应后进入放空罐,其中的裂解气从放空罐顶部进入冷却塔冷却后流入接油桶中,得到的液态物质即为所制备的复合道路沥青。
本发明中使用的氧化剂为高锰酸钾、过硼酸钠中的一种。高锰酸钾和过硼酸钠能将渣油中的蜡转化成脂肪酸,再转化为沥青质,降低了含蜡值,提高了软化点;
本发明中使用的增塑剂为磷酸三苯酯、磷酸三辛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的一种,这样可以增加沥青的塑性,提高了粘结强度、稳定性和耐侯性;
本发明中使用的防滑剂为改性松香,使用改性松香作为防滑剂可以增加磨擦力;
本发明中使用的防焦剂为氯化石蜡、苯甲酸中的一种,这样可以防止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凝结成块,以免破坏生产设备,影响生产;另外,苯甲酸和氯化石蜡不但具用防焦作用而且能减少裂解气的生成;
本发明中使用的中性调剂剂为草酸、硼酸中的一种。原有的道路沥青均系碱性,只适用于碱性沙石料,由于本发明中使用了中性调剂剂,这样生产出的产品适用于任何岩石;另外,草酸还具有防焦作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载体为硬脂酸钡,它能有效地粘结其它物质,从而达到搅拌均匀的目的。
如上所述的一种复合道路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反应步骤: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在配料罐中于80-90℃的温度下搅拌30分钟后输送到高位供料罐中,然后经予热室进行予热后进入反应室中,在320-360℃的温度下反应5-20分钟后进入放空罐,其中的裂解气从放空罐顶部进入冷却塔,冷却后流入接油桶中,得到的液态物质即为所制备的复合道路沥青。
本发明实施时可采用浆翼式搅拌,搅拌速度为45-60转/分。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温度低,产生的裂解气少,并能直接引入冷却塔,经冷却回收利用,无烟、无味、对环境、大气均无污染,回收率可达95%;
2、由于本发明使用了氧化剂,能使渣油中的蜡转化为沥青质,降低了含蜡值,提高了热稳定性;
3、由于本发明使用了增塑剂和防滑剂,增加了沥青的塑性,提高了粘结强度、稳定性和耐侯性,并增加了路面的磨擦力;
4、由于本发明中使用了中性调剂剂,加大了基料的选择面,适用于任何沙石料。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配料罐,(2)高位供料罐,(3)予热室,(4)反应室,(5)放空罐,(6)冷却塔,(7)接油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广源发集团公司,未经青岛广源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42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列腺脉冲治疗仪
- 下一篇:口腔用稳定的含锌的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