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杏叶提取物的生产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4114835.1 申请日: 1994-08-11
公开(公告)号: CN1116532A 公开(公告)日: 1996-02-14
发明(设计)人: 邓金萍;杨万英 申请(专利权)人: 邓忠元
主分类号: A61K35/78 分类号: A61K35/7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67000***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银杏叶 提取物 生产工艺
【说明书】:

发明所涉及的银杏叶为高等植物,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银杏科GinKgo aceae,银杏GinKgo biloba L(落叶乔木)之九,十月份掉落或打落的黄色叶,或七、八月份的采摘绿色叶(原则上不准采摘),前者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后者倍半萜类内酯含量相对较高。

我国为银杏主产国,世界70%银杏树在中国,廿几年来,美、德、意、日、韩等国争相从我国进口银杏叶,用来提取有效成份,生产各种制剂。因为其所含的黄酮类及倍半萜类(内酯)是多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治疗药,其在人类保健中将发挥巨大作用。因此,银杏叶开发目前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顶盛时期。我国起步较迟,大量银杏叶输出为国外制药企业的兴盛起了推动作用。而我国却损失甚巨,现国家已限制银杏叶出口,支持国人提取有效成份,生产各种银杏制剂制品,充份利用得天独厚的银杏资源,为国内外人民的健康和发展我国经济作出贡献。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血中胆固醇增高,脑血栓等疾患的银杏叶提取物的生产工艺。近来银杏叶提取物实验工艺争相出台,多数工艺使用甲醇、丁醇、丙酮、四氯化碳,三氯甲烷、醋酸乙酯等有机溶剂,这些溶剂价格昂贵、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使工艺复杂化,又多为易燃有毒物品,使工艺不但增大了危险性,而且影响产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本发明使用30-40%的酒精进行提取,可以克服以上缺点,其生产工艺如下:

(一)将九、十月份的黄色银杏叶(必要时冲洗风干)切成宽0.5cm的长条状,置回流提取罐内加30-40%乙醇5倍浸渍8小时(t=323K,加氨水调PH8)加热(t=363K)回流6小时,驱氨,放出回流液,再加30-40%乙醇5倍浸渍4小时(t=323K,加氨水调PH8)加热(t=363K)回流6小时,驱氨。放出回流液,二液合并。(叶W:30-40%乙醇V=1∶10)。

(二)减压回收乙醇,SP=1.05-1.08,通过砂柱(砂子处理,2%HCL+5%NaOH,+水冲至中性)

(三)水溶液通过串联的两个D101树脂柱,控制流速勿过快。

(四)吸附饱和的树脂用15%乙醇冲洗杂质。

(五)70%乙醇(t=313K±3)洗脱。

(六)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浓浸膏,其空干燥后粉碎,得粗提取物。

(七)粗提取物以95%乙醇溶解(t=343K2h)通过活性炭桂(活性炭处理t=383-388K 1-1.5h)回收乙醇,浓缩后,真空干燥粉碎得桔黄色粉状精制品。总黄酮含量可达30%以上,萜类(内酯)可达6%以上,附合出口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忠元,未经邓忠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48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