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绳锁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14925.0 | 申请日: | 199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66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村井隆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YK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4B11/00 | 分类号: | A44B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修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绳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合成树脂制成的软绳锁紧装置,用于防寒茄克,帆布背包,救生衣和购物袋上软绳的锁紧。
现有技术的这种类型锁紧装置的实例可参见日本特许公开昭54-138799号。如附图中图6所示,这种软绳锁紧装置具有渐缩截面的盒套A,它在相对两端开口和在宽口端具有一对平行侧壁C,以及适于滑动插入盒套A的滑块B。盒套A在其前板上具有纵向窗孔D。滑块B具有头部E,颈部F,由颈部F一端延伸出的环形卡夹部分G,以及由颈部F的基底相对两边凸出的一对弹性斜撑部分H。滑块B在头部E的每个相对边具有锯齿形表面J。每个斜撑部分H在其自由端也具有锯齿形表面K。而且,滑块B在头部E和颈部F之间具有凸台L,当滑块B插入盒套A时,凸台L通过窗孔D被接收,从而使滑块B在限制范围内滑动。当两条软绳通过滑块B与盒套A相应侧壁C之间的间隙插入时,软绳被头部E和斜撑部分H的锯齿形表面J,K锁紧。
美国专利No.4102019也公布了一种这种类型的软绳锁紧装置,其弹性卡夹部分呈弯曲形插入盒套时使卡夹部分上的凸台在盒套的窗孔内被滑动地接收。软绳被固定和锁紧在卡夹部分外表面上与盒套相对侧壁上的啮合凸台之间。
另一种软绳锁紧装置如日本实用新案公开平2-46731号所示,其滑块插入盒套时,使由滑块前表面凸起的弹性导台在盒套前板的窗孔内被接收,将软绳锁紧在盒套相对侧壁与滑块侧表面之间。
在上面提到的第一种软绳锁紧装置中,如图6所示,当软绳被拉向盒套A的左方时,滑块B被带入盒套A的狭口端,以牢固地固定软绳。相反,当软绳被拉向右方时,仅仅依靠斜撑部分H自由端的弹性作用,就很难用斜撑部分H自由端的锯齿形表面K去锁紧软绳,因而容易使软绳松掉。部分因为软绳仅能以一种方式固定,部分因为滑块B一旦插入盒套A之后它不能由盒套A内取出,要将软绳更换为新绳时特别麻烦。
在上面提到的第二种软绳锁紧装置中,当软绳被拉向盒套的狭口端时,它被牢固地固定住。当软绳被拉向相反方向时,它容易松掉。部分因为卡夹部分的凸台与卡夹部分制成整体,部分因为凸台是刚性的,卡夹部分一旦插入盒套之后,它不能由盒套内取出。因此要将软绳更换为新绳时仍很麻烦。
在上面提到的第三种软绳锁紧装置中,由于滑块不具有一对卡夹部分,滑块的插入和在盒套内的滑动也相当麻烦。
本发明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的软绳锁紧装置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软绳锁紧装置,在这种装置中不仅向狭口一边拉软绳时能够锁紧软绳,而且向盒套宽口一边反向拉软绳时也能够锁紧软绳,同时在这种装置中软绳的锁紧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松开,滑块可以插入盒套和由其中退出,而且软绳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穿入装置内。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绳锁紧装置,具有盒套和滑块,盒套在两端相应具有开口和在前板上具有纵向窗孔,滑块适合于插入盒套内,滑块具有由滑块头部相对两边延伸出的一对弹性卡夹部分,滑块还具有位于头部与每个卡夹部分基底之间沿滑块侧表面延伸的一对啮合部分,滑块还具有位于两个卡夹部分之间的弹性部分,滑块还在头部后面具有中心弹性导台部分,使滑块插入盒套时导台部分可由盒套前板的外表面通过窗孔向外凸出。
最好每个啮合部分分为第一和第二半件,相应位于头部的侧表面和每个卡夹部分的基底的侧表面,并具有锯齿形,而第一和第二半件的齿指向彼此相对。再者,盒套在其相结侧壁的每个内表面还可具有切口形啮合部分。
操作时,首先将两根软绳插入盒套内,然后将滑块的头部由盒套的宽口端插入到盒套内两根软绳之间,用卡夹部分夹紧,直到导台被接收到窗孔内。连续对滑块施力使其进入盒套,每一根软绳被锁紧在盒套每一侧的切口形啮合部分与滑块的相应啮合部分之间。
释放软绳的锁紧时,向盒套的宽口端拉动滑块,同时压紧卡夹部分以抵销弹性部分的弹性,结果使软绳解开锁紧。
为了使盒套和滑块彼此分离开来,将导台压入盒套的同时拉出滑块。
图1为呈分解状态的软绳锁紧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软绳锁紧前软绳锁紧装置的部分剖面平面图;
图3为软绳锁紧后软绳锁紧装置的部分剖面平面图;
图4为改型滑块的平面图;
图5为另一改型滑块的平面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软绳锁紧装置的平面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叙述按本发明的软绳锁紧装置的最佳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YKK株式会社,未经Y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4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的汽化和脱硫方法
- 下一篇:分解氮氧化物的催化剂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