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杯形阀杆在审
申请号: | 94114994.3 | 申请日: | 199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63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07 |
发明(设计)人: | E·H·乔治·歇夫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INA滚柱轴承制造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24 | 分类号: | F01L1/24;F01L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曾祥凌 |
地址: | 联邦德国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杯形阀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内燃机换气阀的杯形阀杆,包括于其一端由底封闭的圆柱形衬,在该衬的外圆周表面上无切屑地制有一道圆周槽,在衬的内圆周表面上基本无间隙地引导一个金属薄板圆柱体,还有一个与衬同心延伸的导向轴套,轴套中设有一个液压间隙补偿件。
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类型的杯形阀杆已在德国专利DE-A-3412175中公开。其设在阀杆中的金属薄板圆柱体具有一个径向伸出的边缘,该圆柱体以上述凸缘单侧地设在衬内圆周表面的台阶上(见图2)。在与该台阶相对设置的衬的一端上,在衬中无切屑加工,或称之为滚压加工形成一道凹入的圆周槽,该槽导致在衬的内表面上形成相应的变形。以此方法,沿轴向方向在台阶和由滚压加工所形成的形状之间确定一个金属薄板圆柱体的径向竖衬领。如此固定金属薄板圆柱体需以形成金属薄板圆柱体的弯曲成形和衬内表面的结构的措施为先决条件。为此,要以各种不同的壁厚制成衬,并由此构成台阶;并且必须将金属薄板圆柱体折边以构成径向凸缘,然后仅以这种凸缘在台阶和由滚压形成的凸起之间形成固定。最好,要以各种不同的壁厚范围由相对较厚的壁构成这类阀杆的衬,这将导致以不希望的方式而增加阀杆的重量。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不足并以一种简单的可能性实现将金属薄板圆柱体固定在杯形阀杆的衬上,这种可能性可以最少的生产成本实现。
上述目的由下述措施实现,即金属薄板圆柱体至少伸至衬的具有圆周槽的区域,一个在衬的内圆周表面上由滚压所生成的凸起靠在金属薄板圆柱体的圆周槽。在安装时将金属薄板圆柱体推出一个预定的位置。在该位置上所述圆柱体至少部分地伸过上述区域,在该区域中衬也具有一个圆周槽。可以根据权利要求2一起制造出圆周槽和金属薄板圆柱体的轴向固定物,相对金属薄板圆柱体一个距离设定一个作为内滚压工具的托架,并由一个外滚压工具无切屑地使衬和金属薄板圆柱体一起在托架上变形。这种对两个部分的共同滚压加工将形成金属薄板圆柱体在圆柱形衬中的可靠的轴向固定且适于用作批量生产这种阀杆时的连接技术,这种滚压加工可以将金属薄板圆柱体密封地靠在凸起上。此外,因为在衬的内圆周表面上没有必要设置用于固定金属薄板圆柱体的台阶,所以可将衬做得非常薄。另外,针对权利要求2,按照权利要求3在组装金属薄板圆柱体之前使其具有滚压的圆周槽,然后在该槽中向里变形形成一个衬的凸起。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带圆周槽的金属薄板圆柱体在径向上制成具有弹性的且与凸起啮合。
在从属权利要求4至11中描述了另一种有益的本发明的实施。
根据权利要求4,金属薄板圆柱体构成一个整体构件,该构件具有一个径向向内延伸的凸缘和一个与该凸缘相连的与衬同心延伸的导向轴套。金属薄板圆柱体至少应分段地延伸至底且最好为圆锥状延伸的凸缘应与底、间隙补偿件的内和外活塞一起构成一个环形储油腔。利用这种方法,对着阀杆的底支承导向轴套并在一个从凸起伸至底的区域上于衬的内圆周表面上导向。以此方法构成的环形储油腔包括一个按比例缩小的容积,这样阀杆的运动质量总体上是非常小的且除此之外,在内燃机长时间停顿且储油腔发生漏油时,亦可很快地再将该容积充满。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即针对一般技术水平构成凸缘,使其相对底有间隙地,平行地或趋向于底延伸并支承着一个向着底或远离底的方向延伸的导向轴套。也可以从金属轴套向凸缘以一个相对大的半径构成一个过渡,然后将凸缘制成部分圆柱形。
根据权利要求5,应该在金属薄板圆柱体内冲压出一条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凹槽,该槽与衬的内圆周表面一起构成一条油道。该油道与衬的径向导油口相连,根据本发明该导油口设在圆周槽中,且所述凹槽伸至金属薄板轴套的圆周槽。这种间隙补偿件供油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从导油槽的冲压以及衬和接下来的对金属薄板圆柱体的滚压可看出,对阀杆无需进一步的再加工。当然必须要保证,在经滚压产生的圆周槽中,最好为倾斜延伸的导油口保证从内燃机润滑油路至油道有一个可靠的油的流动。
与上述相联系参见权利要求10的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可知,在衬和金属薄板圆柱体的同步滚压过程中,仅使一个内滚压工具压在欲制成圆周槽的上部区域上。这样所生成的凸起在上边缘上构成一个简单的过渡或一个大的过渡半径。内滚压工具还支承着金属薄板圆柱体,该圆柱体是分段地与外滚压工具相连,这样在下边缘处凸起具有小的过渡半径且在上边缘处凸起有一个大的过渡半径或一个展平部分。由此而保证斜着延伸的导油口与根据权利要求5构成的油道相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NA滚柱轴承制造两合公司,未经INA滚柱轴承制造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49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性粘合剂
- 下一篇:在生产多条纱线时控制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