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系列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5421.1 | 申请日: | 1994-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357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1 |
发明(设计)人: | 高井庆和;稻守宏夫;小林秀雄;加藤善夫;石浜辰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B1/18 | 分类号: | B21B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系列 轧制 方法 | ||
此发明涉及一系列轧制方法,使通过轧制过程的中间列而轧制成所需剖面尺寸的被轧制材料,通过二座定径机,这二座定径机可以作到能够选择地构成若干种不同的剖面减小率,通过上述作法,能制出在所需尺寸范围内系列化的若干种制品。
棒钢与线材等被轧制材料的孔型安排一般可以大致分为:粗轧列、中间列与精轧列,被加热到规定温度的坯料经过粗轧列与中间列轧制成所需剖面尺寸之后,由精轧列轧制成所要求的最终剖面尺寸(剖面形状)。并且,在此精轧过程中,适宜地使用具有若干台轧机的定径机。
在制造上述被轧制材料的最终剖面尺寸例如φ40-φ78的系列化的若干种制品的情况下,设定如图5所示的孔型安排。就是说,使经由粗轧列轧制到所需剖面尺寸的被轧制材料通过将孔型设定成φ72-φ57-φ46的第1中间列,将其剖面尺寸轧制到φ46。并且使此被轧制材料通过具有形成第1孔型的轧辊的定径机SM,可获得最终剖面尺寸为φ40-φ42的制品。另外,在第1中间列中,使剖面尺寸轧制到φ57的被轧制材料通过变换为形成第2孔型的轧辊的定径机SM,可获得最终剖面尺寸为φ50-φ53的制品;使剖面尺寸轧制到φ72的被轧制材料通过变换为形成第3孔型的轧辊的定径机SM,可获得最终剖面尺寸为φ63-φ66的制品。
另外,将上述孔型安排中的中间列变换成第2中间列,此第2中间列是将孔型设定成φ77-φ62-φ49,使由该中间列轧制到剖面尺寸为φ49的被轧制材料通过具有形成上述第1-第3孔型的轧辊的定径机SM,①可由φ49的被轧制59材料获得最终剖面尺寸为φ43-φ46的制品;②可由φ62的被轧制材料获得最终剖面尺寸为φ54-φ57的制品;③可由φ77的被轧制材料获得最终剖面尺寸为φ67-φ72的制品。再有,将上述孔型安排中的中间列变换成第3中间列,此第3中间列是将孔型设定成φ80-φ64-φ53,使由该中间列轧制到剖面尺寸为φ53的被轧制材料通过具有形成上述第1-第3孔型的轧辊的定径机SM,①可由φ53的被轧制材料获得最终剖面尺寸为φ47-φ49的制品;②可由φ64的被轧制材料获得最终剖面尺寸为φ58-φ62的制品;③可由φ80的被轧制材料获得最终剖面尺寸为φ73-φ78的制品。
就是说,当制造在所需剖面尺寸范围内系列化的若干种制品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需要将上述中间列改组成各系列的大型变换,如A系列、B系列与C系列那样。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的缺点是大型变换所需的时间长,因而实际作业比率降低。另外,在进行大型变换之后,需要检查在中间列所轧制的被轧制材料的形状与尺寸等,此项检查所损耗的时间也是使实际作业比率降低的原因。再有,还揭示出在中间列的轧辊需要量(ロ-ル原单位)的降低与轧辊库存管理极其复杂的难点。
此发明就是鉴于上述课题为了解决它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实际作业比率与轧辊需要量的1系列轧制方法。
为了攻克上述课题,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1系列轧制方法:
使通过轧制过程的中间列而轧制成所需剖面尺寸的被轧制材料通过具有二台或三台轧机的定径机,以进行精轧;其特征在于:
沿着上述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线,串联地配置可以选择地构成若干种不同的剖面减小率的第1定径机与第2定径机;
对在上述中间列中轧制成所需剖面尺寸的被轧制材料进行精轧时,使用上述第1或第2定径机中的任一方或两方,同时,改变能用各定径机选择的剖面减小率的组合来进行轧制,系列地制造所需剖面尺寸范围内的制品。
附图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表示能实施本发明的1系列轧制方法的定径机的概略构成的说明平面图;
图2是表示使用实施例涉及的定径机所进行的孔型安排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使用实施例涉及的定径机所进行的精轧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能实施本发明的一系列轧制方法的另一种定径机的概略构成的说明平面图;
图5是表示利用以往的技术方法进行的孔型安排的说明图。
下面,列举适宜的实施例参看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1系列轧制方法。图1表示热轧过程的精轧列,在该精轧列上配置二座定径机SM1、SM2,第1定径机SM1与第2定径机SM2各自由串联配置的三台轧机10、12、14构成。定径机SM1、SM2的构造相同,因此,仅就第1定径机SM1的构造加以说明,在第2定径机SM2的同一构件上标注相同的标记,详细说明从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未经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5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