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出墨的处理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复原装置以及排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15751.2 | 申请日: | 1994-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39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2 |
发明(设计)人: | 木下启之;铃木哲夫;谷黑昌宏;齐藤广行;丹野幸一;柳治幸;瓦间诚;新町昌也;陈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65 | 分类号: | B41J2/16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祖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出 处理 方法 实施 复原 装置 以及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出墨的处理方法,用于一种带有用墨部分如记录头的装置,记录头排出液体墨从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象;以及一种排墨装置,它具有从作为用墨部分的记录头吸收初排墨从而将排出的墨收集在一液体吸收件或一收集部分中的步骤或机构。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发明,它可用于具有打印功能的记录装置,复印装置,传真机或用作包括计算机、文字处理机等复合式电子装置的输出设备的记录装置,或一工作站,或根据图象信息在记录介质如纸或塑料片上记录图象的设备。
在采用序列扫描系统的序列式记录装置中,主扫描是在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分扫描方向)相交的方向上进行的,记录(主扫描)一图象的操作是通过承载在一滑架上的记录装置进行的,滑架沿记录介质运行,完成一行的记录,然后实施预定量的送纸(行距输送),然后再在停下来的记录介质上记录(主扫描)下一行图象,重复上述操作从而在整个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
另一方面,在行式记录装置中,只是通过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的分扫描进行记录,在预定的记录位置上调整记录介质,在区段上进行一行的记录,然后进行预定量的送纸(间距送纸),再在区段上进行下一行的记录,重复上述操作,从而在整个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有一种喷墨式记录装置(喷墨装置),一般用作使用液体墨的记录系统,其中,墨从记录装置(记录头)喷到记录介质上,从而进行记录,其优点是记录装置可以制得紧凑,可以高速地记录高精细度的图象,可以在未作任何特殊处理的普通纸上进行记录,操作成本低,因为这种装置属非冲击型故噪声小,而且易于使用多色墨记录彩色图象。使用行式记录头的行式装置中,许多排墨孔在纸的宽度方向上排布,这种记录装置可高速完成记录。
具体来说,喷墨式记录装置(记录头)利用热能排墨,这种记录装置易于制造,具有高密度的液体通道布置(排墨孔布置),一个电热转换件是借助半导体制造工艺(包括腐蚀,蒸汽沉积,喷镀等)在基底、电极、液体通道壁、顶板等上形成薄膜制成的,因而能使装置变得更加紧凑。另一方面,对于记录介质的材料有各种要求,近年来,除一般的记录介质外,还要求使用薄纸和加工过的纸(例如归档用的冲孔纸、穿孔纸或具有一定形状的纸)以及树脂板(如OHP)。
一般来说,在为成象进行的预备阶段,在成象中或成象后的预定期间,或者在装置保持不用期间中的预定期间,或者以任意的定时,都要实施复原过程,以便使作为喷墨装置中使用的用墨部分的喷墨头具有稳定的喷墨特性〔通过一密封帽从排墨孔抽吸而进行排墨的过程,借助从供墨侧加压从排墨孔进行排墨或者通过独立于记录数据的复原数驱动排墨件,以便从排墨孔进行排墨的过程在下文中称为初排〕。
下面对照附图7描述上述装置之一例。图7所示立体图表示按照现有技术的喷墨装置。用于从排墨表面上的排墨孔排墨以便在记录介质105上记录图象的一个记录头101承载在一个滑架102上。滑架102由一导向轴103支承,以便在运动方向上为滑架导向,滑架面对记录介质105作往复运动。记录介质105由一压紧辊压紧在喂入辊上,并由喂入辊的转动来输送。另外,在成象后,记录介质105由排出辊排出记录装置(压紧辊,喂入辊和排出辊未画出)。
附着于排墨表面101a的任何异物和任何多余的墨由设置在成象区之外的擦净器104擦掉(擦净操作)。为了防止堵塞排墨孔还设有盖106和一个抽吸泵,盖106盖住排墨表面101a,抽吸泵从记录头之外吸墨。为了维持和恢复记录头的排墨性能,在图象输出过程中过去预定时间(例如60秒)后,在闭合电源开关时以预定的定时进行上述初排墨操作。例如,在切断电源前或者图象输出信号中断后经过预定时间(如60秒)之后也可以进行盖的闭合操作。在用户操作后一预定时间(如大约3天)可进行吸墨操作,以便除去在记录头流动通道内因时间形成的泡。在这个例子中,从记录头排出的墨收集在一盒中,但是也可排入设置在装置中的排出墨接受容器中或排至一个初排区,在初排区装有一吸墨件,在这种情况下,排出的墨可以达到预定的排出墨的吸墨件而被吸收和保留。
在图7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实例的结构中,在一袋中具有液体墨的墨盒本身设有用于吸收和收集排出墨的吸墨件。该结构的细节详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4-211963号(美国专利第5,221,935号,欧洲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0442528号)。上述公开文本中已认识到下述问题:当排出的墨直接送至吸墨件时,在吸墨件中吸收的墨会干燥,而使吸墨件不能吸墨,液态的排出墨会从墨盒漏出,这个问题是通过增设一个部分。在该部分中吸墨件可处理排出墨的方式克服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5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乳蛋白活性肽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热水器内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