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理活性物质无效
申请号: | 94116584.1 | 申请日: | 1994-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182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1 |
发明(设计)人: | 小西甚右卫门;浜田义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45/00 | 分类号: | A61K45/00;A61K35/12;A61P29/00;A61P3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理 活性 物质 | ||
本发明涉及从内在、外在应激子(ストレッサ-)而导致活性化的组织中提取的新型活性物质。
生物体相应于体内、体外环境的变化,将生物体的物理、化学状态调节、维持在某一稳定的生理条件内,并维持作为个体的生命。
生物体为了维持并调节这种恒常性,平常在体内产生各种物质的同时,当病毒和细菌等侵入时或产生肿瘤细胞时,在体内还要一并产生对抗这些体内、体外侵袭的抵抗物质。
然而,由于某些原因破坏了这种生物体功能的平衡,一旦这种现象慢性化,就会发现作为所谓病态的各种疾病。
疾病的理想治疗法,是复活并调节生物体的恒常性功能,从而将紊乱了的生物体功能的病态不平衡恢复到正常状态。关于生物体功能的维护和正常化,众所周知,是通过特别是细胞表面的各种受体和钠、钾、钙等的离子途径进行。
已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哺乳动物的细胞中DNA的损伤修复力降低,游离基在体内产生,促进老化和胶原病以及致癌,而且骨胶原是广泛存在于皮肤和血管、软骨和眼球。肾脏等脏器中的非细胞物质,随着年龄增加,胶原质的交联化加重,失去弹力以致变硬。众所周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持续的高血糖结果,导致胶原质过度交联化的加重,特别是产生白内障、动脉粥样性动脉硬化、肾脏病、末梢性神经障碍等。
本发明者们着眼于调节这种病态时和随年龄增长产生的生物体细胞机能不全而导致的神经系和免疫系、内分泌系的变形,并对它进行修复的生物体恒常性维持机构,对生物体内特别是对抗生物的体内、体外应激反应的抵抗期,即生物体组织活化时所产生的物质,为提高生物体的自然治愈力、对生物体功能的正常化起作用的物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作为生物体内复杂的功能调节机构之一,已知有血管舒缓素·激肽系构成的酶系。关于这种血浆血管舒缓素·激肽系,一般认为是在生物体内由于对组织的伤害和侵害刺激而引起的血液凝固第Ⅻ因子活性化,由此导致一系列酶反应系。也就是说,活性化的活性型血液凝固第Ⅻ因子,同样对血浆中存在的血浆前血管舒缓素起作用,将它变换成活性型酶的血浆血管舒缓素,然后这种血浆血管舒缓素对血浆中的高分子激肽原起作用,从而使舒缓激肽游离。
作为血浆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生成产物的舒缓激肽,具有末梢血管扩张、血管透过性亢进、致痛、发炎、白血球游走等种种生理活性,已知可作为致痛、发炎、变态反应诱发的介体。因此,通过抑制过度的舒缓激肽游离产生,就能缓和疼痛、发炎、变应性症状等,从而可以使这些病态状态恢复正常。
如上所述,舒缓激肽是通过血浆血管舒缓素对高分子激肽原起作用而游离产生,因此能阻断血浆血管舒缓素·激肽系中血管舒缓素的生成,从而能抑制过度的舒缓激肽生成并使之正常化的物质,因此它有可能作为镇痛剂、抗炎症剂、抗变应性剂使用,作为医药等,其实用性极高。
本发明涉及在各种动物或动物组织上接种作为应激子(ストしツサ-)的病毒(ゥィルス)和肿瘤细胞使组织活性化后,从这些活性化组织中提取出来的新型生理活性物质,它具有血浆血管舒缓素生成阻断活性和末梢血流改善作用,是修复病态时产生的功能异常并使之正常化的生物功能调节和维持的物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涉及从动物的活性化组织中提取生理活性物质,提供具有末梢血流改善作用、镇痛、消炎,抗变应性作用等的物质。
本发明物质,是将动物的活性化组织磨碎,添加萃取溶剂以除去组织片后,进行除蛋白处理,将它吸附在吸附剂中,然后溶出吸附成分而得到的生理活性物质。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中的所谓动物组织,是指以人及各种动物的病毒感染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及病毒感染炎症组织或孵化鸡卵的浆尿膜等,作为用于动物组织活性化的应激子的病毒中,有菌苗病毒、牛痘病毒、痘疮病毒、小鼠脱脚病病毒、猿猴痘病毒等的正痘病毒、オ-フ病毒、副菌苗病毒、牛乳头状口内炎病毒等的副痘病毒、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块皮病病毒等的山羊痘病毒、鸡痘病毒、野兔纤维肿瘤病毒等的鸟痘病毒、兔粘液肿瘤病毒、兔纤维肿瘤病毒等的兔痘病毒,此外还有猪痘病毒、Yava猴肿瘤病毒、Tara痘病毒等的痘病毒科中所属的病毒类。作为应激子的肿瘤细胞,可以使用来自人或各种动物细胞的肿瘤培养细胞,也可以是接种在上述动物、动物组织中的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6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馏份油氨醇脱酸工艺
- 下一篇:金属容器壳体成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