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膨润土废矿作混合材的水泥生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4116611.2 申请日: 1994-10-05
公开(公告)号: CN1104187A 公开(公告)日: 1995-06-28
发明(设计)人: 郑荣贵;孟忠 申请(专利权)人: 郑荣贵;孟忠
主分类号: C04B7/24 分类号: C04B7/24;C04B7/28;C04B7/4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1300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膨润土废矿作 混合 水泥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改换了混合材后水泥生产的新方法。

常规的水泥生产(以普通水泥为例),是将石灰石、粘土、铁粉、矿化剂、煤等原料按配方计量后,在球磨机中生料粉磨到合理的细度后入圆筒库,再进入立窑煅烧成为熟料入圆筒库,上述工序可总称为熟料生产过程。以后,再将熟料、石膏、矿渣(或以石灰渣、煤渣、石灰石代用),配料计量,在球磨机中共同粉磨后入库、包装、检验出厂。常规的水泥生产,以矿渣(高炉炉渣)为主作混合材,随着水泥生产的急剧发展,矿渣远远供不应求,造成滥挖沉渣、土渣夹带等劣质抛售现象,对水泥质量造成不良后果,矿渣价格也一涨再涨,有的干脆以石煤渣、烟煤渣、石灰渣等作代用品,以救燃眉之急,但新的标准规定水泥的烧失量不得大于5%,用上述代用品生产,其烧失量难以达标。所以求索水泥混合材的新来源,创造出相应的生产水泥新方法,有其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

我国华东、东北等地膨润土资源丰富,在掘进过程中大量废矿排出井外,堆积如山,占用大片土地,几乎成为一种公害。对此废矿的合理利用,对降低生产成本和消除公害有利。从开采的断面看,膨润土矿一般有八个层次,颜色各异,每层夹有不同厚度的废矿,在第7-8层(即顶板)尤甚,很有一部分废矿随原矿一并出井。选作水泥混合材的废矿以外观为灰绿色的为好,浅褐色的也可采用。它们敲击易碎,手摸有光滑感,浸水后微膨胀,粉状料加水拌和后有粘度,其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Al2O3、Fe2O3、CaO、MgO等,烧失量在5%左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膨润土废矿作水泥的混合材,相应地探索出一种新的水泥生产方法,以降低生产成本,改善水泥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予以实现:为利于叙述,将熟料看作水泥的半成品,则以生产出熟料为界,姑且将熟料前各道工序称为前段工序,其后各道工序称为后段工序。本发明的前段工序(包括原料、配比等)是常规技术,后段工序是发明点。可以加或不加活性材料粉煤灰,用经选择后的膨润土废矿(以下简称废矿)为主作混合材,经粉碎成粒径为20-30mm的颗粒,入圆筒库,再与另外圆筒库中的熟料、石膏分别按配方计量后混合,入球磨机进行熟料粉磨,再入圆筒库、包装、检验、出厂。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用如下措施来完善:后段工序生产普通水泥的原料配比(重量份)是:废矿3-10份,熟料87-96份,石膏1-3份;后段工序生产复合硅酸盐水泥,选用的混合材的组分及其重量比是:粉煤灰比废矿为1∶1~1∶3,将两者混合后与其它原料的配比(重量份)是:废矿与粉煤灰混合料16-50份,熟料47-83份,石膏1-3份。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予以详述:

无论是普通水泥还是复合硅酸盐水泥,在生产出熟料前的前段工序,本发明与上述两种水泥各自的常规技术相同,不作复述。与众不同的是熟料后的后段工序,一改主要用活性材料矿渣作混合材的习惯做法和用煤渣、石灰渣、石灰石等非活性材料作代用品的做法,选择膨润土废矿作混合材,粉碎成粒径为20-30mm的颗粒,加或不加活性材料粉煤灰均可,如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考虑加或不加火山灰质材料作活性材料。经试验,混合材组分及其配比不同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见表1。

以膨润土废矿为混合材的不同配比量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见表2。

表1与表2中,因同行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推断,故未列入各混合材掺入量小于5重量份的试验数据。

试验结果表明:

1、废矿掺入量增加,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有略有增加的趋势。

2、当废矿的掺入量小于5重量份时,水泥凝结时间与熟料很接近,当掺入量在10重量份时凝结时间比熟料快;废矿与粉煤灰混掺时,在试验范围内均符合水泥标准要求;若掺粉煤灰和矿渣,水泥凝结时间延长;只掺矿渣的水泥在试模上有时会产生泌水现象。

3、单掺废矿与重量份时,水泥3天,28天抗折强度与熟料强度的比相当。

4、单掺废矿10重量份时,水泥3天抗折强度与熟料强度比为100-92%,29天为92-87%;单掺废矿30重量份时,分别为88%和89%。

5、从抗压强度看,单掺废矿5重量份时,3天及28天与熟料强度比相当;掺10重量份时,该比分别为88-90%和87-92%;掺30重量份时,该比分别为90-91%和73.4-7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荣贵;孟忠,未经郑荣贵;孟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6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