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镜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16620.1 | 申请日: | 1994-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2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20 |
发明(设计)人: | 宫前章;木下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11B7/09 | 分类号: | G11B7/09;G02B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镜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物镜驱动装置。
以光磁盘为记录载体的光磁盘装置,用光拾波器来对光磁盘写入并读取信息信号。此光拾波器又采用使激光束正确聚光于光磁盘信息槽的物镜驱动装置。因此,该物镜驱动装置需要在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上对物镜进行2维精密位置控制。为了精密进行该2维跟踪伺服,使物镜维持在所定中性点(静止中立位置)的结构成为决定光拾波器性能的重要因素。
作为使该物镜维持在所定中性点的构件,日本的实用新型公开83-179635、实用新型公开83-163908、发明公开87-141646号等公报已记载通过让该构件具有磁复原力来使物镜保持中性点的提案。
若利用这些赋有磁复原力的物镜驱动装置,则磁复原力均一的范围窄,为弥补这点需要做采用多块磁性片等方面的改善。再者,一块磁性片的中性点保持只是聚焦方向或跟踪方向中的任一方向,若要产生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两个方向的中性点,则需二相磁性片,存在结构复杂、成本提高的问题。
对此,本申请人为解决上述问题,于先前申请的日本发明公开88-1317234号专利中让物镜驱动装置做成:将与驱动线圈对置的磁体例如沿聚焦方向极化充磁,在该聚焦用磁体部的磁路中配置一块如图23所示那样上下方向上长的薄板状磁性片30,通过作用于该磁性片30的磁吸引力,使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上2维产生复原力,让物镜维持在中性点。
在此,设磁性片30的宽度为Xp、长度为Yp,Xp=0.8mm、Yp=4.6mm,测聚焦方向可动部的共振频率fo(以下称聚焦fo)和跟踪方向的可动部的共振频率fo(以下称跟踪fo)时,聚焦fo=26.6Hz、跟踪fo=17.0Hz。例如在CD等情况下,该两种聚焦fo、跟踪fo与磁性片30的宽度Xp、长度Yp、厚度tp有关,通过改变磁性片30的宽度Xp、长度Yp、厚度tp,能获得最佳共振频率fo。
然而,最近在遇到2至4倍速CD-ROM等情况下,要求抑制上述聚焦fo变化的同时提高上述跟踪fo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上述磁性片被配置在聚焦用磁体部的磁路中,当改变磁性片30的形状,即改变磁性片30的宽度Xp、长度Yp、厚度tp时,上述聚焦fo也与上述跟踪fo一起变化,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不能满足抑制上述聚焦fo变化的同时提高上述跟踪fo的要求。
此外,要不改变上述磁性片30的形状来提高上述跟踪fo,就必须加长磁性片30的长度Yp,也存在因磁路受扰而线性变坏的问题。再者,还存在光拾波器变厚,不能小型化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上述发明公开88-317234号公报所记载的物镜驱动装置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即,例如在做成固定磁体,使磁性片移动的情况下,将磁性片的跟踪方向的聚束位置(静止中立位置)设计成与磁通为最大的磁体中点位置(圆周方向上的中央部)对置,通过在该位置让作用于磁性片的磁吸引力为最大,使物镜保持稳定,但由于磁通的不平衡、漏磁以及制造上的不一致等因素,存在上述磁性片难以稳定在上述设计中立位置的问题。此问题不只是跟踪方向,聚焦方向上也同样存在。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在良好维持线性的同时提高跟踪fo,且能薄型化的物镜驱动装置。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抑制聚焦fo变化的同时提高跟踪fo的物镜驱动装置,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物镜稳定地静止在设计的中立位置,并且能在抑制聚焦fo变化的同时提高跟踪fo的物镜驱动装置。
下面阐述本发明的目的如何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66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咪唑基的假二肽产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气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