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气顶吹转炉用压渣剂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6687.2 | 申请日: | 199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14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生;史美伦;王新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德生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C21C7/07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小雷 |
地址: | 455004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气 顶吹 转炉 用压渣剂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中用的压渣剂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吹炼过程中出现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溢渣或喷溅时,利用压渣剂进行抑制或控制,避免造成氧枪、汽化冷却烟道沾钢以及人员伤亡。
近几年来,由于钢材畅销,而导致了一部分炼钢企业以提高产量做为主要经营管理手段,所以就出现了转炉内过分超装,其炉容比减小到0.5以下,由此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吹炼过程中溢渣、喷溅,造成氧枪沾钢,汽化冷却烟道沾钢,严重时可造成人员伤亡。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此问题,提枪、压枪、加入冷却渣料等方法都不能彻底解决。
本发明的宗旨在于抑制溢渣,控制喷溅,降低钢铁料的消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抑制溢渣或喷溅的主要原理是用C将乳化状泡沫渣中的氧气快速吸收,利用生成CO气体使炉气中CO分压与钢渣乳化体中的CO分压接近,而炉内CO气体就不会突发性大量溢出。此外,使渣中FeO含量降低,降低炉渣粘度,使CO易于穿透渣层部分,消除炉渣泡沫状。化学反应式为: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气顶吹转炉用压渣剂,该压渣剂含有20-40%炭化稻壳、20-40%焦炭粒、20-40%炭、3-5%萤石,0.5-5%酸化石墨。辅加脱氧剂铝粉及添加剂和粘结剂,其中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比。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压渣剂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
1、将炭化稻壳筛选破碎,去除杂质,粒度<1mm;
2、将焦炭粒、炭、萤石、酸化石墨干燥破碎至粒度1mm以下;
3、脱氧用铝加工至粒度1mm以下;
4、按上述所给压渣剂中各组分比例将以上主要原料混匀,辅以添加剂和粘结剂挤压成型,烘干装袋。
将直径20-35mm球形压渣剂制成后用塑料袋封装,外用尼龙袋包装,以防运输过程中吸水。
该压渣剂比传统的提枪、压枪以及加入冷料等方法控制喷溅有较好的效果,它不但可有效的控制喷溅,而且可回收金属,降低钢铁料消耗。
下面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某厂6t氧气顶吹转炉,炉容比0.45,在吹炼过程中,常因溢渣或造成氧枪烟道沾钢,使用压渣剂,该压渣剂含有炭化稻壳20%,焦炭粒40%,炭20%,萤石3%,酸化石墨0.5%,辅加脱氧剂铝粉和炉渣及粘结剂,用量为5-8kg/t,用后半年多的生产数据表明,基本上没有出现上述问题。
实施例2
某厂8t氧气顶吹转炉,出钢时挡渣操作,出钢毕,按5kg/t加入压渣剂至炉底所留炉渣中,再兑入铁水12t,整个过程平稳安全,而吹炼时,可使化渣时间缩短1-2分钟,吹炼周期缩短,提高生产率,降低消耗。所用压渣剂含炭化稻壳30%,焦炭粒30%,炭20%,萤石5%,酸化石墨5%,辅加脱氧剂铝粉和炉渣及粘结剂。
实施例3
按实施例1相同方法进行操作,只是其中所用压渣剂含有炭化稻壳20%,焦炭粒20%,炭40%,萤石2%,酸化石墨2%,辅加脱氧剂铝粉和炉渣及粘结剂。
实施例4
按实施例2相同方法进行操作,只是其中所用压渣剂含有炭化稻壳40%,焦炭粒20%,炭30%,萤石2%,酸化石墨2%,辅加脱氧剂铝粉和炉渣及粘结剂。
实施例5
将20kg炭化稻壳破碎,去除杂质,其平均粒度为0.8mm,将40kg焦炭粒、20kg炭、3kg萤石、0.5kg酸化石墨干燥破碎至平均粒度0.8mm,将脱氧用铝粉加工至粒度0.8mm,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辅以添加剂和粘结剂挤压成型,得到直径20-35mm球形压渣剂,硫份≤0.05,体积密度1.64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德生,未经刘德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66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碘味素
- 下一篇:桑树硬枝扦插催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