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MOS技术中集成电路极性颠倒的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17031.4 | 申请日: | 199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88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2 |
发明(设计)人: | 卢瑟·布劳斯非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ITT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62 | 分类号: | H01L23/62;H01L27/09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晓光 |
地址: | 联邦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mos 技术 集成电路 极性 颠倒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在CMOS技术中,用于单片集成电路极性颠倒的保护措施,特别涉及用于CMOS器件本身。
防止电子线路元件保护(比如说电源接错)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自动化电子设备中,由于极性的颠倒,整个电路可能损坏,从而引起极大的破坏。
为了避免极性颠倒的后果,通常使用一个二极管。在CMOS电路中,这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因为一个二极管只能通过“埋层技术”构成。这样,使得技术更加复杂,从而引起费用上升,这是应想尽一切办法要避免的。
美国专利5,229,635公开了一种静电放电(ESD)保护装置,它包括n沟道CMOS结构,该结构具有一用于过压放电的分离的电流沟道。ESD保护受NMOS晶体管所固有的npn双极晶体管的影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极性颠倒保护,在常规MOS技术下,不需附加技术,就能完成这种保护。
用于CMOS器件的一个极性颠倒保护装置,包括:一种导电类型的衬底;在衬底的一个主要表面中形成的另一导电类型的阱区;在阱区形成的,衬底导电类型的一个源极区和一个漏极区,其特征在于:通过一个低电阻,源极区与正电源电压相连,要被保护的电路的输入端位于漏极区,通过一个电阻,阱区与电源相连,该电阻(R)具有这样的数值,使得极性颠倒时,阱区电流被限制在一个最小值。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下述描述和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清楚。图中:
图1是依照本发明,用于一个p沟道CMOS晶体管的极性颠倒保护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图1中沿线A-A的剖面图。
图3给出了图1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图1展示了p型掺杂的衬底1,这种情况是MOS技术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式。n型阱区2形成在衬底1的表面。衬底1和阱区2被覆盖一绝缘层(没在图1中画出),这个绝缘层有用于衬底有源区的连接孔。在阱区2,漏极区3和源极区5以常规方式形成。位于两区之间是例如多晶硅的栅极4。在远离栅极4的一方,源极区5之后是小分区51,它延伸到n+型阱区部分6。标号7、8、9和10,定义了在各个区的金属连结。通过一个低电阻,源极区5与正电源VDD相连,要被保护的电路的输入es位于漏极区3。
图2给出了图1沿线A-A剖面结构图。
n型阱区2以常规方式在p型衬底1中形成。衬底,漏极区3,源极区5和在杂质很重的阱区6的表面被一层绝缘层11(如二氧化硅)所覆盖,但为漏极连接9,为源极连接8和作为电阻与分区51相连的连接7以及与电源VDD相连的阱区6留下开孔。栅极4位于栅极区二氧化层12上,它也被一层绝缘层11所覆盖。
在图3中的等效电路中,p沟道晶体管ft有它自己的连接在电源VDD和要保护的电路之间的源漏通路。位于电源VDD和地之间的是一个无源pnp晶体管pt,它是通过源极区5(集电极),n型阱区2(基极)和衬底1(发射极)构成的。基极(n型阱区2)和电源VDD之间的是电阻R。
在图3中,通过虚线形式给出了更多的无源晶体管。
图1到图3所给出的p沟道CMOS晶体管位于一个n型阱区,这个阱区通常与正电源电压相连。在极性颠倒过程中,朝着衬底1的方向,n-型阱2形成一个正向偏压的二极管,用以吸收一个大电流,以避免热损坏的发生。由于在常规的操作中,只有一个很小的电流(<1nA)反方向流过CMOS电路的n型阱区,这个阱区可以通过一个电阻与电源VDD相连。电阻应该足够大,以限制在极性颠倒过程中流经阱区的电流。一个先决条件是,源极区作为集电极,n-型阱区作为基极,衬底作为发射极组成的无源pnp晶体管必须有一个足够的小电流增益,并且电流的大小应有电阻决定,而不是由晶体管的增益决定。如果电流的增益小于1(B<1),那么上述条件可以实现。这就要求包括附加电阻R区在内的源极区的面积和n型阱区的面积之比应小于0.5。
电阻R也可是在阱区中形成的被集成的一个合适尺寸的多晶体窄条。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仅需考虑p型源极区的面积在所占比率。
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个问题是静电保护,这种静电放电也可以损坏器件。ESD保护的器件也必须满足上述要求。于是上述无源pnp晶体管则可作为一个ESD保护结构。决定四层器件接通电流的分流电阻必须具有一定数值,使得接通远在工作电流之上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ITT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国ITT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70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烃类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生产壳形铸模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