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切条带板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17210.4 | 申请日: | 199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26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15 |
发明(设计)人: | 桥川义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开发顾问 |
主分类号: | B21C47/26 | 分类号: | B21C47/26;B65H2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道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条带 圆型 张力 施加 装置 | ||
1.一种用于切条带板的圆型张力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
多对上下循环带,这些上下循环带用于插入相应的切条带板,个所述循环带独立地并成圆形地旋转,循环带通过跟运动着的切条带板的摩擦接合来运动;
一个上压力施加装置,该上压力施加装置用于让该上循环带能够围绕该上压力施加装置旋转并用于将压力施加到该上循环带上,该上压力施加装置的横截面成基本上圆形;和
一个下压力施加装置,该下压力施加装置用于让该下循环带能够围绕该下压力施加装置旋转并用于将压力施加到该下循环带上,该下压力施加装置的横截面成基本上圆形。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带的外表面的摩擦大于所述循环带的内表面的摩擦,使得通过摩擦力在切条带板上产生张力,该摩擦力通过在所述循环带的所述内表面相对于所述上下压力施加装置的相对运动中发生的滑移所产生。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带的所述内表面由金属制成,而所述循环带的所述外表面由橡胶制成。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环带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上下压力施加装置的每个外表面之间设置润滑材料。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带在厚度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压缩性与复原力,使得通过摩擦力与抗力在切条带板上产生张力,摩擦力通过在所述循环带的所述内表面相对于所述上下压力施加装置的相对运动中发生的滑移所发生,抗力由所述循环带在厚度方向上的压缩应变导致的变形所产生。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力施加装置包含:
一个上半圆形构件;
一个下半圆形构件;和
压力控制装置,该压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施加到所述循环带上的压力的大小,该压力控制装置插入在该上下半圆形构件之间。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上压力施加装置还包含用于接合该上下半圆形构件的接合装置,该接合装置具有第一与第二凸出部份,
该上半圆形构件在其每个侧表面上具有一个用于容纳该第一凸出部份的第一接合凹槽,
该下半圆形构件在其每个侧表面上具有一个用于容纳该第二凸出部份的第二接合凹槽,
该下半圆形构件的该第二接合凹槽大于该接合装置的该第二接合凸出部份以让该下半圆形构件能够可滑动地朝向切条带板运动。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力施加装置包含:
一个上半圆形构件;
一个下半圆形构件;和
压力控制装置,该压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施加到所述循环带上的压力的大小,该压力控制装置插入在该上下半圆形构件之间。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下压力施加装置还包含用于接合该上下半圆形构件的接合装置,该接合装置具有第一与第二凸出部份,
该上半圆形构件在其每个侧表面上具有一个用于容纳该第一凸出部份的第一接合凹槽,
该下半圆形构件在其每个侧表面上具有一个用于容纳该第二凸出部份的第二接合凹槽,
该上半圆形构件的该第一接合凹槽大于该接合装置的该第一接合凸出部份以让该上半圆形构件能够可滑动地朝向切条带板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开发顾问,未经株式会社日本开发顾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72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