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放电灯无效
申请号: | 94117596.0 | 申请日: | 199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65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25 |
发明(设计)人: | 仁户田赖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电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61/04 | 分类号: | H01J61/04;H01J61/067;H01J61/7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日新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电灯 | ||
本发明涉及诸如热阴极低压荧光放电灯之类的复合放电灯,这种热阴极低压荧光放电灯具有一个引入有一些电极组件的玻璃管,每一电极组件由一用来发射电子的中心电极和一包围中心电极的辉光电极组成,这些电极组件分别位于细长形玻璃管相对两端附近的位置。
与灯泡类似,热阴极低压荧光放电灯即所谓的荧光灯被广泛用作高效率光源。
荧光灯中的灯丝线圈阴极电极之上由一层电子发射物质(下面将称之为“发射体”)所涂覆,这种电子发射体主要由钡、鳃和钙组成,该物质因由向阴极上的离子轰击引起的溅射及打开放电灯时它本身的蒸发而被损耗,使得灯不能被点亮或结束灯的使用寿命。
已经有人提出一种常规荧光灯,在该荧光灯中,为了延长荧光灯的使用寿命,把阳极安装于灯丝线圈阴极上以消除离子的轰击。但是,安装阳极使得所发出的光闪烁,因此实际上现在不再使用这种荧光灯。
常规冷阴极或热阴极放电灯中的电极组件的结构包括灯丝(中心电极)和包围灯丝的辉光电极。辉光电极是一个带有一开口和封闭底部的罩。辉光电极的开口对着装有电极组件的细长玻璃管的中部,而辉光电极的底部则对着靠近它的玻璃管的一端。可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平4-22057号”。这种常规荧光灯有下列缺点:
(1)灯的使用寿命短,即一般为4000至5000小时;
(2)在玻璃管相对的两个端部出现黑化;
(3)在使用寿命后期产生大量热量;
如上所述,常规荧光灯中辉光电极的开口面对玻璃管的中部,从而把辉光电极所包围的灯丝阴极暴露给离子或电子。尽管已经对常规荧光灯的玻璃管中的发射体或气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进,但是,仍然不能足够地防止荧光灯的使用寿命因离子轰击而被缩短。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缺点而提出的,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上述缺点的复合放电灯。
为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放电灯,它包括:一细长玻璃管(如杆状玻璃管或环状玻璃管),它有一长度方向的中部和长度方向的相对端头;一些电极组件,每一电极组件由一用来发射电子的中心电极和一包围中心电极的辉光电极组成,电极组件分别位于玻璃管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端附近,辉光电极为一个具有一开口和一封闭底部的罩,该开口朝向玻璃管长度方上向相对的两端中与之相近的一端,而该封闭底部则朝向玻璃管长度方向上的中部。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辉光电极布置得与常规荧光灯的相反,即辉光电极的开口面向玻璃管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端中与之相近的一端,还由于辉光电极的底部朝向玻璃管长度方向的中部,因此,热电子(包括辉光放电引起的二次电子)首先穿过辉光电极的开口射出,然后朝向玻璃管的端部。利用电子放电所产生的离子轰击辉光电极的底部,这样得到的轰击能量用作增加灯管电流的二次电子放电能量。在常规技术中,由于离子带来了离子轰击的问题,因此,人们认为离子对放电灯是有害的。但是,根据本发明,却可以有效地利用离子的作用。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很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概括说明荧光灯一个电极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放电灯中一个电极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复合放电灯的一部分的配置的示意性剖视图,所说的复合放电灯装有图2所示的电极组件;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复合放电灯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表示控制第一实施例中复合放电灯的电接线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复合放电灯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其中局部被剖开;
图7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复合放电灯的示意图,图中局部被剖开。
图8是表示控制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复合放电灯的电接线图;
图9是说明控制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复合放电灯的另一电接线图;
图10是表示一辉光电极和一灯丝线圈电极之间位置关系的透视图;
图11是说明一辉光电极和一电弧电极之间位置关系的剖面图;
图12是说明图4所示电极组件配置的剖视图,其中部分被剖开;
图13是表示灯的使用寿命特性的曲线图,这种使用寿命是在玻璃管的中部测量的,为了比较,图中分别示出了常规荧光灯和本发明的复合放电灯的使用寿命特性;
图14是说明图6所示复合放电灯的一种变型的剖视图;
图15是说明图2所示复合放电灯的一种变型的透视图;
图16是表示一例图4所示电极组件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电测株式会社,未经东京电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7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