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至少具有一个梳栉的经编机无效
申请号: | 94117618.5 | 申请日: | 1994-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05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23 |
发明(设计)人: | H·J·赫内;K·米斯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7/32 | 分类号: | D04B27/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辛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至少 具有 一个 经编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至少具有一个梳栉的经编机,其导纱针可藉助于提花控制至少移动一个针距。
从同一申请人的一较早的尚未公开的专利申请P4316396.3-26中可知:导纱针总是能够通过至少由一个压电弯曲变换器所组成的可弯曲的支承条的中间连接而固定在梳栉上。这里也可以规定把两个压电弯曲变换器用机械方法串联设置,并通过共同控制来实现相反的弯曲作用。支承条系由导电材料组成并形成一内部电极。压电有效层由一外部的接线电极所覆盖。一控制电路产生一正的和一负的电位用作电极的电源。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较小而对导纱针的提花控制操作安全的经编机。
根据本发明,这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至少具有一个梳栉的经编机,其导纱针藉助于提花控制能至少移动一个针距,其中,导纱针通过一由至少一个压电弯曲变换器作用而可弯曲的支承条的中间连接而固定在梳栉上,其中,每一支承条由电绝缘材料组成,并至少在一面上载有由内部电极覆盖此内部电极的压电有效层和外部电极组成的一个涂层以及有一控制电路能有选择地向内部电极提供控制电压并将外部电极接地。
通过压电弯曲变换器的使用,对提花控制的占地需要比机械动作的提花控制显著减少。该提花装置能防止触电,因为外部的电极是接地的,而且承受控制电压的内部电极是处于支承条的绝缘材料上并由压电有效层所覆盖,这不仅具有工作安全的优点,而且还能使用48伏以上较高的控制电压。而这又允许导纱针有较大的横移运动和/或减小提花装置和/或能达到较大的调节力。其他优点还有:导纱针能直接固定在支承条的绝缘材料上。
此外,本发明还具有一个优点,即内部电极能用铜膜涂在支承条上,在这里可采用所有已知的技术,例如在印刷电路板中所用的普通涂层技术。
本发明的进一步结构还能保证,内部电极的边缘全部由有效涂层覆盖,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防止触电。
此外,按照本发明,控制导线的连接只是把电极在支承条夹紧端的一段予以裸露。这里连接点承受极小的机械载荷,也能获得安全的电绝缘保护层,例如可用电绝缘材料,例如环氧树脂把接头范围注满。
由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可以得到一个S形弯曲的支承条,因此,导纱针可相互平行地安置。
此外,此原理也能应用于在两侧的偏移。
此外,本发明还能使生产进一步简化。
本发明的结构还可获得在导纱针附近的内部电极的防触电的接线。
使用本发明的梳形体,能用简单的方法将所有的外部电极接地。
下面,根据图中所述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表示按本发明所用的支承条的正视图,
图2表示具有配属的控制电路的、可藉弯曲变换器来调整导纱针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概略侧视图,
图3表示结构实施的剖面,
图4表示图3所示结构实例的侧视图,
图5表示第二实施例。
在所有的实施例中,导纱针1都是固定在可弯曲的支承条3的下端2上。支承条的上部通过一保持装置5固定在梳栉6上。
支承条3由电绝缘材料例如由玻璃纤维增强的象尼龙或环氧树脂等塑料组成。它在其两面可以采用类似于印刷电路板中那样的技术涂以铜膜7。涂层7在每一侧形成两个内部电极8和9或10和11。它们沿支承条的方向彼此相对地设置。电极8上有一延伸段12,它通过支承条3上的孔13同对面在对角线位置上的内部电极11作电连接。同样,内部电极9上有一延伸段14同对面在对角线位置上的内部电极10作电连接。
内部电极8和9由一连贯的压电有效层15所覆盖而仅露出端部2和4,并涂上一同样是连贯的外部电极16,例如石墨涂层。同样,内部电极10和11由一连贯的压电有效层17所覆盖,上面涂有一连贯的外部电极18。这些涂层延伸到虚线19和20之间的范围内。因此内部电极9全部被覆盖,而内部电极8则被覆盖到具有接线端21或在另一面具有接线端22的上端部为止。由于铜膜7并不完全覆盖到支承条3的边缘上,因此内部电极8至11(除了其上端部范围4以外)全部被涂层15和17所覆盖。外部电极16和18通过接触点23和24来接线。
因此一共可得到四个涂层25,26,27和28,各相应于一个弯曲变换器,并通过内部电极8至11的形状来确定。
按照图2,采用了一具有一电压发生器30的控制电路29。它的一个输出接到接地端31,并同接线端23和24相连。另外两个输出各提供一控制电压,并能通过开关32和33有选择地经过导线A和B接到接线端21或22上,而此时开关的另一端子则始终同接地端31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76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偶氮型吡啶酮系复合染料
- 下一篇:染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