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尿道治疗前列腺增生的β射线治疗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4117675.4 申请日: 1994-11-02
公开(公告)号: CN1043611C 公开(公告)日: 1999-06-16
发明(设计)人: 蔡善钰;李治;孙玉华;汪祖泽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61N5/10 分类号: A61N5/10;A61M36/04
代理公司: 核工业专利法律事务所 代理人: 石俊,詹漪珠
地址: 102413***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尿道 治疗 前列腺 增生 射线
【说明书】:

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经尿道治疗前列腺增生的β射线治疗器。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迄今为止,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药物疗法:目前常用的药物有安尿通、泌尿灵、前列康及一些中草药等。药物疗法目前还远不理想,不能有效地控制前列腺增生症。

2、手术疗法:包括开放性手术和经尿道电切除术。该类方法患者所受痛苦很大,对有心脑血管合并症及高危病人不适宜。且手术本身可造成出血、感染,尿失禁等并发症。

3、加热疗法:采用“微波”或射频为热源进行治疗。该法有相当大的局限性,难以得到彻底根治,复发率也高,它仅适用于前列腺中度以下肥大者。

4、激光疗法:有较好的疗效,但设备价格昂贵,病人治疗费用很高。

此外,激光对尿道粘膜有一定损伤,会有炭化或汽化的坏死组织脱落,也存在复发的问题。

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内蒙哲里木盟医院核医学科用90Sr/90Y皮肤敷贴器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见《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第12卷,第2期1991.P94.)。它是通过会阴部位放置90Sr/90Y(β)皮肤敷贴器放出的β射线来照射前列腺增生组织,鉴于会阴部到前列腺照射距离较长,所以治疗效率较低,要通过1-2个疗程才能治愈,每个疗程需5-6次照射。此外,局部皮肤受照射剂量过大,在CN93107523.8中公开了一种前列腺增生治疗仪,它包括源棒,放射源和塑料外套。放射源是呈片状的β射线源,置于导管上的小槽内,棒外用塑料套管封住。该治疗仪从肛门插入,置于直肠内,达到照射治疗的目的。这种治疗仪存在如下缺陷:由于治疗是通过直肠照射前列腺组织,所以只能照射到前列腺的一侧,仅仅是局部照射,一般要通过1-2个疗程才能见效,故治疗时间较长,也增加了治疗费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β射线照射均匀、安全有效、经济省时的经尿道照射前列腺增生的β射线治疗器。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施的。它包括导管、放射源、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导管是一根空心管,在管子的前端部有一导尿孔,与管子的空腔连通,使用时,膀胱内的残余尿可通过导尿孔而进入导管,并从管的尾端排出体外,导尿孔还能起到定位作用。在导管的外壁,离导尿孔一定距离处开有一环形凹槽,凹槽内镶嵌了环状β射线源,它经过尿道可对前列腺增生组织实施近乎360°的照射,因此照射均匀,疗效高,一般只要给足剂量,照射一次即可见效,从而减少了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治疗器的前端部中心轴线与导管的主轴线呈140°-150°夹角,导管的前端头略呈园锥体,以便于插入尿道,减轻病人痛苦。在治疗器的后端部有一对保险环,其作用是便于医生操作,并可防止治疗器滑入尿道,具有安全保险作用。在导管外还紧固一外套管,既可以保护密封放射源,还能起到表面光滑的作用。导管具有一定刚度,一般可用不锈纲,铝合金、硬塑料或橡皮管等。

图1是本发明治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治疗器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治疗器的B-B局部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从图1和图2可见,本发明的治疗器包括导管1、放射源2和保护套3。导管1是一空心管,其前端部有一导尿孔5,导尿孔5与导管1的空腔相通,导管1的前端为园锥体堵头,前端部的中心轴线与导管1主轴线呈140°-150°夹角,自弯角开始,导管1的外壁上开有一环形凹槽,凹槽内镶嵌有环状β射线源2。在导管1的后部尾端处有一对保险环4。此外,在导管1外壁上紧固有保护套3,在导管1的导尿孔5位置相应处保护套3上也开有导尿孔。放射源为锶-90/钇-90(β)源,其放射性活度为0.56-1.30GBq(15-35mCi),吸收剂量率为(1.5-3.5)×10-2Gy/S。

本发明治疗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在治疗器外涂上润滑剂,然后徐徐插入病人尿道,待见到尿液从导管的尾端流出时,将治疗器再向前推进约10mm左右,此时放射源的位置恰好落在前列腺部位,可进行360°的β射线照射,这类治疗器通常一次给足剂量。常规下,组织总吸收剂量为15-20GY,最多不超过30GY。

用本发明治疗器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结果见表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76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