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中温电阻电热材料无效
申请号: | 94117795.5 | 申请日: | 199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607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1 |
发明(设计)人: | 石宗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宗培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高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文义 |
地址: | 71006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中温 电阻 电热 材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阻、电热材料,特别是一种低中温电阻电热材料。
现今,各种电器元器件的电阻材料主要采用碳膜、金属膜和/或金属丝(带)制作。如CN87102341A、CN1080109A。其制作工艺复杂,电阻值不易精确控制,废品率高,一般体积也较大,且使用过程中易磨损,常常出现阻值突变和/或断路、短路现象,不仅电阻器件容易损坏,寿命不长,且常常给电器设备整机造成危害和损坏。现有的低中温电热材料大都采用金属电热丝或者PTC材料,这都存在着易氧化、容易损坏、寿命短,且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中温电阻电热材料,它能通过粉末冶金方法、热塑方法、挤压方法、喷涂涂覆和摸压等方法成型为片状、板状、膜状、管状及其它异型等形状,再装架粘接、压接、铆接上电极引线,即制成低中温电阻元器件或电热元器件。
本发明的实现:本发明的低中温电热、电阻材料由三部分组成,即①载体材料、②导电材料、③助剂溶剂材料及分散剂。
载体材料为:改性或不改性的氟塑料,主要包括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三氟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氟乙烯、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改性或不改性的聚砜、聚芳砜、聚苯醚砜、聚苯硫醚、聚苯醚、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改性或不改性的环氧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脂。
导电材料为:超细粒度高纯度的金、银、铂、镍、铬、钯、钴、铜、石墨、碳粉、碳化硅、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钒,其粒径<5-10μm。
助剂、溶剂和分散剂为:溶剂汽油、无水乙醇、丙酮、甲苯、醋酸丁脂、邻苯二甲酸二丁脂、乙二胺、乙二酸胺、去离子水、硅油和含氧硅油、二氧化钛、二氧化锰。
根据对电阻、电热材料的电阻值要求不同,该低中温电阻电热材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范围为:载体材料/导电材料/助剂溶剂和分散剂=50~75:5~30:20~40。
现以4.5K~5K电阻、电位器用电阻材料为实施例,本发明的配制过程加以说明:
1、配比:
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 30%
丙酮 20%
甲苯 20%
醋酸丁脂 24.45%
银粉 5%
二氧化钛 0.5%
二氧化锰 0.05%
2、配制过程:
①将称量好的丙酮、甲苯、醋酸丁脂互溶混匀;
②将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加入到上述工艺所得溶剂中,搅拌溶解至完全;
③将超纯超细银粉加入到上述工艺过程②所得溶液中,搅拌均匀;
④将上述工艺过程③所得溶液投入胶体磨中进行缔合化合作用;
⑤将二氧化钛、二氧化锰微粉加入上述工艺过程⑤缔合化合过的溶液中,搅拌均匀,即得到制好的粘稠液态电阻材料。
3、固态电阻材料制作:
①将配制好的粘稠液态电阻材料涂敷于厚0.2~0.5mm的耐高温绝缘板上。
②将板平置,先自然干燥30min后通50~80℃的干热风干燥1h。即得固态电阻材料原板。
③将电阻材料原板按要求裁切成长条形、圆环状电阻、电位器的片。
至此,电阻材料的制作过程全部完成。
4、将上述所得电阻芯片装架到电阻、电位器骨架上,即构成完整的电阻、电位器元器件。
本发明的优点:由于该材料机械强度较高,自润滑性能优异,加工性能良好,耐温性能非常好,故由其制作成的电阻、电热元器件,性能很稳定,特别耐磨损,可在-100℃~+350℃条件下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宗培,未经石宗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77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保持电磁铁
- 下一篇:巨型压力钢管整体卷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