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煤预均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4118797.7 | 申请日: | 199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97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喜顺;高振中;牛占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市获鹿县第二水泥厂 |
主分类号: | B01F3/18 | 分类号: | B01F3/18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章启 |
地址: | 05002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预均化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予均化系统,特别是水泥生产工艺中所需燃料煤的予均化系统。
煤是水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燃料。在水泥生产工艺中,燃煤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是水泥原料分解、化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的能量来源;同时,燃煤的灰份又进入到水泥的熟料中,成为熟料的重要组份,燃煤灰份的数量以及铝、硅等成份的比例波动,将直接影响水泥熟料三率值的稳定。对于中小型机立窑水泥厂来说,无烟煤的用量较大,而且来源多,矿点复杂,其热值的波动和灰份的随机变化一直是困扰企业生产,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生料含煤量波动的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搞好煤的予均化,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大量的乡镇、个体经营的小煤窑跻身于燃煤市场,水泥生产企业购进的燃煤因来源复杂,成份含量良莠不齐,所以燃煤的予均化问题已成为机立窑水泥厂急待解决的课题。现有技术中,人们常常采用一个大库把整个库面分成三个均等的扇形区,两个布料一个取料,当布料机沿240°扇面往复布料时,由于同予均化堆场一样,存在着端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均化效果,应用并不理想。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燃煤予均化系统,以解决困扰企业生产燃煤均化和储存两大难题。
本发明的任务是基于以下构思完成的。
一种燃煤予均化系统,在该系统中包括有园形仓库,在仓库的顶部有进料口和煤粉输送机,系统中还包括粉碎机和提升机,提升机的放料口靠近库顶的输送机,在仓库的顶口部还设有水平旋转的布料装置,库顶的输送机和旋转布料装置之间有进料装置相连接,在仓库的底部设有卸料装置,它的下端有均化燃煤输送机,仓库的底部侧面设有均化燃煤出口。
具体应用中,本系统中的仓库可以设计成左右两个并排建造,提升机放在两库的中间,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建造费用,还可以提高使用效率,即均化布好料的仓库向水泥窑输送燃煤的同时另一仓库均化布料,两库交替操作。
本系统中的仓库的库底与地面相齐,将卸料装置和均化煤粉输送机设在地面下,均化煤的出口也设在地平面以下,使用方便,节省建造费用。
本发明提供的燃煤予均化系统与以往技术相比取得了如下积极效果:(1)本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工业设计和推广、投资少,建造总容量3600吨的均化库只需投资25万元,较其它同等容积的均化库(或堆场)节省投资三分之二;(2)本均化系统均化效果显著:在灰份标准偏差为4.48时,其均化系数可高达5.17;(3)使用本系统吨水泥熟料耗标煤可下降15kg,节能7.9%;(4)可避免雨雪对燃煤的影响,将入库无烟煤水份从7.0%降至1.4%。
下面的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
附图1给出的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燃煤予均化系统中包括两个园形仓库1,分左右a、b两个并排设立,其顶面为球面或园锥形,主体结构为砖砌结构,顶面为钢支承结构,单个仓库直径φ18米,高10米,两库总容积3600吨,相当于一个中型水泥厂的一个月用煤量,在a、b两仓库的中间设置粉碎机和煤粉提升机3,a、b两库顶部开有进料口,在两库的顶部还设有煤粉输送机4,提升机3的放料口靠近输送机4的输送带,在仓库a、b的顶部有水平旋转的布料装置6,它是由电机带动沿水平方向旋转的簸箕式布料器,布料器稍向下倾斜,在输送机4和布料装置6之间有进料装置5相连接,煤粉由此进入布料器,仓库a、b的库底与地面平齐,库底下面设有卸料装置7,它的下端有输送机8,在仓库b的库底侧面有均化煤出口9,均化好的燃煤经卸料装置7卸下,由输送机9送至煤出口9,再送给水泥窑。
在本系统中,燃煤的予均化过程如下:进厂的燃煤由粉碎机破碎至小于20mm后,由提升机送至库顶,经库顶双向输送机将煤粉送至进料装置和旋转布料器,沿园周方向铺入库内,形成闭合的断面为人字形的环形料堆,布料完成后,通过库底的卸料斗,实现沿园周方向的横向切取,从而达到均化目的,完成整个均化过程,经皮带输送机送出均化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市获鹿县第二水泥厂,未经石家庄市获鹿县第二水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87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纯天然桉叶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三尖杉鹿寿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