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塞助听器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4119026.9 申请日: 1994-12-01
公开(公告)号: CN1124003A 公开(公告)日: 1996-06-05
发明(设计)人: 沃尔特·阿比;艾尔玛·莫克;格里高尔·艾坦;安德鲁斯·S·韦特;米歇尔·艾斯歇林玛;朱雷·克拉韦德斯歇尔 申请(专利权)人: 阿斯康音响系统股份公司
主分类号: H04R25/02 分类号: H04R25/02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彦斌
地址: 瑞士弗***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耳塞 助听器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对应的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的耳塞式助听器及其制造方法。

耳塞式助听器通常有一个朝向耳处的拾音器和一个朝耳内的扬声器,一个放大电子装置和一个可更换的操作电池,所述的所有电子元件都装在一个成形的部件里,这个部件或多或少地符合声道的形状并戴在声道里。为了使助听器戴起来舒适并使之以最佳方式发挥功能,对成形部件提出了各种要求,根据不同的结构它或多或少地得到了满足。这些要求基本如下:

·成形件必须在声道内很好吻合,这样它可以占有一个合适位置并且仍然舒适。

·成形件必须可以很容易地塞入声道和从声道中取出。

·尽管有良好的吻合,成形件必须容许声道里的压力平衡。

·成形件必须防止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反馈到拾音器上去。

·成形件必须与皮肤相容,特别是必须容许声道皮肤的通气,而不能引起出汗和耳蜡。

·成形件必须对声道的分泌物不敏感并易于清除,并且特别保护助听器电子器件不受这种分泌物损伤。

除了这些涉及助听功能和配戴舒适的要求以外,还有需要考虑的经济上的因素,成形件必须容易制造。对于电子器件,从经济上的原因看,也希望被整体组装到助听器内,这样它们可以被更换。

以上要求在不同程度上由已知的耳塞助听器所满足。其中某些助听器将大略地讨论一下并与以上的诸要求作一比较。

最常使用的耳塞助听器的制作方法包括有一个助听顾问,他在检查可能的使用者的听觉障碍的同时,制取一个声道的有机硅的塑模或压模,根据这个模型制出透明的耳道的正样模,在这个样模内浇铸一种光敏可聚合的塑料材料,这种材料从外向内变硬直到给定的厚度为止。这就制成了一个中空的成形件,助听器的电子部件装入其内,向耳内方向为扬声器和压力平衡留一开口。朝向声道外口,成形件以一个罩结束,在这个罩内有一个开口用于压力平衡管和有一个分开的隔层用于可更换电池。

这样制造出来的助听器具有一个吻合很好的成形件,但是它始终复盖在声道的皮肤上而不容许有任何通气。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增加出汗和耳蜡的分泌。声道中在鼓膜和助听器之间的空间通过压力平衡管与外界相通,从而使压力平衡可以实现,潮气可以排出。但是,压力平衡管可以增加扬声器和拾音器之间的反馈。

这种助听器的进一步的缺点是通向扬声器的开口和压力平衡管可以很容易被耳蜡堵塞。为防止这一点,这些开口也可以复盖一种不透液体只透气体的膜,如欧洲专利申请310,866(1989年12月4日公布)中所述。

这些所述的助听器的制造方法很复杂,因为成形件必须在一系列正一负铸模工序中制作,并且这些制造工序是不能由助听顾问来完成的。从而,助听器的制造必然牵涉到单个生产被使用者所确定的装置。

为了简化生产方法,许多建议已被提出。根据美国专利4,962,537,建议成形件为一种由塑性材料制成双层壁袋形,当这种袋在用户耳中时使可变硬塑料材料直接在两层壁之间通过。这种方法在制造中节省了一步骤,但是注模成形的部件仍然必需再加工,特别是必需在成形之后做出压力平衡管和扬声器的开口,而这一点是否可以由助听顾问来完成是值得怀疑的。

同一类助听器制作方法也在国际专利申请WO92/03894中被提出,在其中成形件是直接在声道内成形的。

上述的两个制造方法比最早描述的方法简单一些,但是并没有克服皮膜接触和反馈方面的缺点。这一点也适于美国专利4,834,211的助听器,在那里成形件由一个包围着助听器电子器件的气球组成,而每一次放入耳朵中时要用一个相应的气泵来吹胀。根据这一种助听器,皮肤接触和反馈没有被改善,而且毫无疑问,把它放入耳中很不省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塞助听器,它有适合一个个人声道的一个成形件(专用化的),这个助听器可用非常简单的过程制造出来,特别是在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中可以适应个人情况,这个助听器与已知助听器相比在佩戴舒适方面也有改进。另外,也提供了一种方法使助听器可以被制造和特别是被专用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斯康音响系统股份公司,未经阿斯康音响系统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90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