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9056.0 | 申请日: | 1994-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05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华;张玉环;陶炎城;黄海云;王宝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天津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构件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62 | 分类号: | E04B1/62;E04B1/80;E04C2/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义为,徐慰明 |
地址: | 300193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防水 保温 隔热 复合板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用于建筑屋面(9)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是在建筑屋面(9)上将保温隔热层(3),找平层、防水层(2)逐层铺敷作业而成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保温隔热层(3)与防水层(2)挤压网结成一整体形成复合板材,是在模具(10)内放入用金属网制成的呈凹槽形的凹槽型连接部件(4),用无纺布制成的凹槽形的盛粉槽(5)放入凹槽型连接部件(4)槽内的底部,盛粉槽(5)的槽底贴覆于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底;在盛粉槽(5)内放入防水粉末(6),铺平,加压密实定型,使防水粉末(6)、盛粉槽(5)、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下部构成防水层(2);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上部槽口部和防水粉末(6)的表面放入松散胶粘珍珠岩(7),铺平,加压密实定型,使其构成保温隔热层(3);保温隔热层(3)的底部与防水层(2)的防水粉末(6)和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槽口部紧密连接,在加压密实定型后使保温隔热层(3)与防水层(2)成为一个整体;定型后拆除模具(10),脱模后进行养护,养护期结束后,逐块拼接铺覆在建筑屋面(9)上,保温隔热层(3)贴覆于建筑屋面(9),保温隔热层(3)上面是防水层(2),在防水层(2)上铺敷水泥砂浆,构成防护覆盖层(1),使保温隔热层(3)、防水层(2)、防护覆盖层(1)与建筑屋面(9)构成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盛粉槽(5)内放入防水粉末(6),铺平,再放入松散胶粘珍珠岩(7),铺平,同时对防水粉末(6)和胶粘珍珠岩(7)加压密实定型,构成防水层(2)和保温隔热层(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其特片在于预先将松散胶粘珍珠岩(7)用模具(10)加压密实定型成保温隔热层(3),再放置在凹槽型连接部件(4)的上部槽口部和防水粉末(6)表面上,加压密实定型,使保温隔热层(3)与防水层(2)构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温隔热层(3)的中间部制成一个或多个凹槽形的凹槽型空气间层(8),凹槽型空气间层(8)的四边形成间隔肋、构成带有凹槽型空气间层(8)的保温隔热层(3)。
5、根据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温隔热层(3)可采用胶粘珍珠岩、水泥珍珠岩、水玻璃珍珠岩、沥青珍珠岩、菱苦土珍珠岩制作成保温隔热层(3)。
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水层(2)的防水粉末(6)是采用市场销售的碳酸盐、硫酸盐、铝酸盐类粉末制成的防水粉粉末、镇水粉粉末、拒水粉粉末、隔水粉粉末、憎水粉粉末、克水珠粉末作为防水粉末(6)装入盛粉槽(5)内,加压密实定型制成防水层(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凹槽形的盛粉槽(5)是采用无纺布、纸质材料制成的盛粉槽(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及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凹槽型连接部件(4)是采用竹丝制成凹槽型连接部件(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天津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构件分公司,未经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天津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构件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90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丙烯酸防锈漆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高能气体压裂多用途发生器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