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部脱模剂无效
申请号: | 94119175.3 | 申请日: | 199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19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23 |
发明(设计)人: | H·韦格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茵化学莱茵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56 | 分类号: | B29C33/56;C10M17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明胜,姜建成 |
地址: | 联邦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部 脱模剂 | ||
在例如用于机动车的气胎的成型和硫化过程中,将一种干燥后成膜的溶液铺展到未经处理的轮胎的表面上以防止轮胎附着到硫化膜上。外部脱模剂和内部脱模剂均用于气胎中;外部脱模剂施用到未经处理的轮胎的外部,内部脱模剂施用到内部。两种不同脱模剂均是需要的,因为气胎的外部和内部是由化学上不同的材料组成的。
本发明涉及水基外部脱模剂。所述外部脱模剂主要用于机动车气胎的生产,尽管它也可用于生产其他橡胶制品(特别是那些由类似于气胎外部的橡胶组成的橡胶制品)。以此方式生产的许多硫化橡胶类,优选含有硅酸盐而不是含炭黑的硫化橡胶类,显示出导电率增加或静电荷减少。
原则上讲水基外部脱模剂是已知的。例如,欧洲专利申请517155描述了一种例如用于生产气胎的水基外部脱模剂。所述水基外部脱模剂含有:
5~35%(重量)硅藻土(或某种其他二氧化硅类),
0.5~6%(重量)火成疏水二氧化硅,
0.1~2%(重量)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0.2~3%(重量)某些粘合剂,即含有羧基(或其盐或酯)的合成的聚合物或者某些天然物质,即酪蛋白、白蛋白或纤维素,
0.1~3%(重量)染料,
0~5%(重量)乙醇和
45~90%(重量)水。
因此,原则上讲,该水基外部脱模剂是各种二氧化硅在水中的分散体,它被表面活性剂所稳定,并且它含有作为其合成粘合剂的明显可形成膜的水溶性羧基官能团聚合物。
二氧化硅+火成二氧化硅+羧基官能团聚合物的组合是EPA517155的关键特性。
按照欧洲专利申请517155所公开的内容,所提出的外部脱模剂是生态学上安全的,并且甚至于以非常少的量使用时也是足够有效的。
尽管有上述所有这些优点,但是所讨论的外部脱模剂伴随的缺点是,它引起脱模气胎(或其他模制品)脱色。这在高质量机动车车胎方面特别麻烦,在这类机动车车胎生产中,主要是应用外部脱模剂。既使在硫化之前可能将所述脱模剂完全均匀地喷雾到所述未经处理的轮胎上,并产生完全均匀的沾湿的硫化橡胶,但是在随后必须去除突出部分,如浇口时仍出现脱色。
本发明的外部脱模剂避免了这些缺点。它含有:
I浅色颜料:
10~60%(重量)并且优选15~25%(重量)无定形硅胶粉末,它含有大约65%(重量)结晶水并且具有大约3至50μm和优选20μm的平均粒径,
0.1~1.5%(重量)并且优选0.2~0.5%(重量)平均粒径为约12nm的火成二氧化硅,
0.2~2.0%(重量)并且优选0.5~1.5%(重量)聚丙烯蜡(优选微小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至20μm);
II有色颜料:
1~5%(重量)并且优选1~3%(重量)颜料级炭黑,
1~8%(重量)并且优选2~4%(重量)氧化铁黑(微小颗粒的);
III粘合剂:
0.3~3%(重量)并且优选1~2%(重量)脂肪酸甲基2-氨基乙磺酸钠盐(fatty acid methyl tauride,Na salt),
或
0.5~6%(重量)并且优选1~3%(重量)含水的聚乙烯分散体;
IV表面活性剂:
0~0.4%(重量)并且优选0.1~0.3%(重量)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V载液:
60~66%(重量)并且优选55~75%(重量)水,
0.5~5%(重量)异丙醇,
0~5%(重量)泡沫抑制剂,
0.1~0.3%(重量)分散剂,
0.05~0.1%(重量)增稠剂,
0.01~0.05%(重量)生物杀伤剂。
因此,本发明的外部脱模剂与欧洲专利申请517155的外部脱模剂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脂肪酸甲基2-氨基乙磺酸盐(fatty acidmethyl tauride salt)和/或聚乙烯和/或聚丙烯蜡与使用某些硅胶和颜料相结合,来代替所述羧基官能团聚合物。
含有硅藻土或其他无水二氧化硅类(沉淀出的或火成的)和炭黑作为填料的已知水基外部脱模剂的缺点是,当不均匀地喷雾或过多喷雾上外部脱模剂后,硫化轮胎变灰且有斑块。
通过使用含有无定形硅胶粉末(含有约65%结晶水)的所述制剂,可避免脱色变灰并对硫化无副作用。
所述外部脱模剂的生产及其应用,遵照欧洲专利申请517155中所述方法。为避免重复,具体作法参见该文献的教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茵化学莱茵瑙有限公司,未经莱茵化学莱茵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91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川明参食品及其制备方法